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复杂的诗歌流派,对于其产生、发展及成员的创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很多学者也把方岳作为该诗派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尚未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笔者选取方岳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并没有局限于他的流派归属,而是力求客观、公正地对他的创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由引论、四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引论部分对方岳是否江湖诗人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江湖诗派、江湖派、江湖诗人、江湖派诗人、《江湖集》丛刊收录的诗人等的分析,再结合方岳的生平经历、交游情况及诗歌风格,认为方岳应该归入江湖诗派,他的诗有着浓厚的江湖气息或江湖诗味。但他的诗歌创作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诗风渊源又是复杂多样的,他的诗属于“江湖”这一个群体,又是“偏离群体的别调”。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方岳的生平和思想。他的一生可分为求学与仕宦、闲居两个时期,在起起落落的政治生涯中,他用诗歌记录了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南宋后期的社会现实,也记录了作为主战派的一位爱国志士的思想面貌和心路历程。早期的求学经历,对方岳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后来的人生历程、文学创作和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方岳的后半生是动荡不安的,这一时期可以根据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都是以方岳辞官或丐祠还家闲居而告终的。第二、三、四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方岳诗歌的题材内容、诗风渊源和表现方法。时代的造化、师友的影响及个人的努力促使他用强烈的用世之心写下了大量的慷慨之作。然而,命运的多舛和仕途的坎坷使得他虽不是山人,却好言山林,这些诗作写他的欲归之思和田园之乐,同他思想观念中的庄禅之学分不开,与他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也分不开。咏物、咏节序及其他题材内容的诗歌在方岳的创作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都可见出其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方岳从前人的文化遗产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最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有着浓厚的江湖诗味,充满了带有江湖诗人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特征的意趣情调,充溢着“酸寒之气和苦涩之味”。方岳对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很是推崇,这三位诗人都受到了江西后派的影响,江西后派的诗歌内容和审美情趣也必然体现在方岳的诗作中。此外,方岳还取法晚唐诗,最终在转益多师、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自成一家。方岳的诗歌在取材上以俗为雅,清雅而不庸俗;在语言上以意为诗,有很强的散文化倾向;在技巧上以故为新,灵活多样;充满了诗意的理趣,“理”中寓“趣”,“趣”与“理”相融相生:这些都构成了方岳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