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对失地农民维权集体行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某县D村为个案的经验观察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以集体行动的相关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理论工具,通过对某村失地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实地考察,来探究社区网络对集体行动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社区概况,并对集体行动的缘起、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集体行动的社区网络的基本内容。社区网络嵌入在村落社会中的空间、文化和制度环境中。居住空间的相近使人际间的被动接触成为可能,客观上促使村民间产生共同的身份和情感认同。文化规定着人们的行动选择和方式,为社会提供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将社区成员以无形的方式联系起来。社区网络也是嵌入在特定的制度之下的,共同的村籍决定了社区成员在经济利益上有着许多共享点,从而发生必要的联系和交流,互助制度这种非正式制度有助于社区成员协同完成生命历程中的一些大事。第三部分深入剖析和分析了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关联。笔者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分析,第一,社区网络如何形成了失地农民的社区意识或利益认同,这是集体行动的社会基础;第二,社区网络如何促成了集体行动的资源动员,从而节约了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第三,考察社区网络对组织者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分析组织者如何在社区网络中产生,以及社区网络对组织者怎样发挥保护作用。第四,社区网络对集体行动的外在性。社区网络对集体行动既有强化或者促进作用,也可能会消弱社区整体的行动力,最终影响集体行动的结果。  本文的研究结论。在结论中将社区网络对集体行动产生影响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在讨论部分主要是与前人有关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研究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研究发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社区网络容易衍生出社区意识从而产生出集体认同,使得一旦出现涉及到这个群体的重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在人们之间形成利益认同,从而促发集体行动。第二,网络与时间、金钱和信息一样本身就是资源,在集体行动时,网络能够防止成员搭便车的行为,促使成员参加,传递信息,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第三,社区网络有利于组织者的产生,并能够对组织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文章最后,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天津市市内六区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目的,首先是掌握当前整个天津市空巢家庭的社会支持现状,主要从经济、生活和精神支持三方面开展。其次分析天津市老龄家庭
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而后,各省市自治区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伴随着农
自1994年底第一批专业合作社诞生起,莱阳市的合作社已经经历了11年的发展,期间它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成为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制结合的典型,被成功地称之为“莱阳模式”。然而在实际运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民主形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在短短20年间改变了传统格局和
中国农村是后发现代化地区,中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村发展。从2003年开始,“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被国家所重视,国家近十几年来一直都在推进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并且把注重社会公平和关注弱势群体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理念和大政方针成功的推行都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战略措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