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的术后苏醒时间与并发症的比较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和μ-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与单纯使用μ-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对于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止痛药用量以及疼痛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异。探索不同类型的阿片类药物之间联合应用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随机纳入择期行妇科手术或者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的患者,ASA分级I~II级。术后不使用镇痛泵。按全麻诱导时给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4μg/kg),B组(芬太尼4μg/kg+20μg/kg),C组(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40μg/kg)共3组。在全麻诱导时分别给与A,B,C各组病人芬太尼4μg/kg,芬太尼4μg/kg+布托啡诺20μg/kg,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40μg/kg,并配合应用丙泊酚与罗库溴铵进行全麻诱导,手术中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病人不拔除气管导管,接呼气囊送术后恢复室(PACU)复苏。记录患者从送达PACU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患者在PACU停留的总时间,患者在PACU止痛药曲马多的使用率。并在术后24h与48h回访病人,统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情况。  结果:共收集完成有效病例101例,其中A组30例,B组32例,C组39例。与A组相比,B组病人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止痛药用量,术后疼痛以及PONV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组病人拔管时间与PACU停留时间增加(PO.05)。  结论:布托啡诺(20μg/kg)联合芬太尼(4μg/kg)相对于单纯使用芬太尼(4μg/kg)进行全麻诱导,不延迟患者术后拔管与PACU停留时间,不增加患者术后疼痛以及PONV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H292及H1975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H292及H1975细胞系,实验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
摘要:本论文以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学生管理为研究背景,结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了基于分布式应用系统原理、设计和实现的问题。全国各大专院校及一些中专和中学的校园网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校园网建成以后,需要在校园网上建设一个全校范围的、开放的、分布的、多媒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像和田师专这样地处偏远贫困的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地计算机科学水平的制约,还没有建
目的:  1.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IGF)、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血管生长因子受体-1(Flt-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的循环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了解三者能否作为早期宫颈癌的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镇静的镇痛效果;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静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痤疮瘢痕是痤疮的一种常见的永久性后遗症,其发生常常与痤疮是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痤疮的严重程度、痤疮的持续时间长短、痤疮瘢痕家族史等有关.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