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抗生素因高实用性和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农林畜牧等领域。由于抗生素“虚拟持久性”的特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去除水中抗生素成为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抗生素的处理方法有生化处理、电化学方法、膜分离、吸附和催化等。其中,吸附法具有经济、高效、可回收和易于操作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催化可以进一步将吸附后的污染物分子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抗生素因高实用性和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农林畜牧等领域。由于抗生素“虚拟持久性”的特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去除水中抗生素成为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抗生素的处理方法有生化处理、电化学方法、膜分离、吸附和催化等。其中,吸附法具有经济、高效、可回收和易于操作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催化可以进一步将吸附后的污染物分子分解,减小二次污染。本论文以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可控可调的介孔氧化硅(SiO2)为基础,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将吸附活性物种铝(Al)引入介孔SiO2;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磨辅助自渗透方式在Al-SiO2当中引入催化物种,进一步提升材料在去除抗生素废水的催化能力。1、采用传统水热法,在含有模板剂、硅源的水溶液中,利用强碱弱酸盐AlCl3·6H2O水解提供的弱酸性环境,制备了一系列含铝的介孔SiO2吸附剂Fx。Fx均有较大比表面积(723-876 m~2·g-1)和孔容(0.82-1.06 cm~3·g-1);吸附TC的过程遵循伪二级动力模型,F1.0(r Al:Si=1:1)对TC有最高去除率(83%,C0=80 mg·L-1);F1.0吸附去除TC的能力优于SBA-15、Al2O3和工业SiO2,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说明吸附TC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F1.0吸附TC的过程表现出较强的p H依赖性,p H=5.0有最高去除率(86%,C0=80 mg·L-1);F1.0对NOR、CIP也有61.8 mg·L-1和62.8 mg·L-1的去除量(C0=80 mg·L-1);同时,F1.0有较高的可再生性和稳定性,6次吸附/解吸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吸附能力(73.6%,C0=80 mg·L-1)。通过p H值对吸附的影响及离子强度的影响等,证实静电相互作用为介孔Al-SiO2材料去除TC的主要机理,UV-vis和FT-IR也证明了TC和F1.0之间表面络合物的形成。2、考虑到单一吸附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介孔SiO2本身缺少活性催化位点,因而选用简单的研磨辅助自渗透法结合随后的原位碳化还原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u掺杂的介孔C/SiO2吸附/催化剂。介孔Cu-C/SiO2材料均有较大的比表面积(653-417 m~2·g-1)和孔容(0.81-0.54 cm~3·g-1);材料中的Cu以Cu(0)为主、少量为Cu(I),且Cu纳米粒子(NPs)均匀地分散在介孔框架中;当引入的Cu物种含量为r Cu:Si=0.2:1时,所得Cu-C/SiO2(0.2)材料中Cu和Cu2O纳米粒子的晶体尺寸分别为16.6 nm和4.2 nm。Cu-C/SiO2材料吸附TC的过程遵循伪二级动力模型,其中Cu-C/SiO2(0.2)对TC去除率最高(86%,C0=300 mg·L-1)。Cu-C/SiO2(0.2)在4h内对高浓度TC(500 mg·L-1)的吸附/降解协同去除率达100%,降解速率常数为0.05766。腐殖酸(HA)和几种阳离子(Na+、Ca2+、K+)的加入能促进Cu-C/SiO2(0.2)对TC的吸附而不降低降解效果;Cu-C/SiO2(0.2)在自来水和纯水两种介质中对TC都保持了较高的总去除能力(94%、100%),证明能适应多种水处理环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u-C/SiO2材料中的碳、Cu(0)和Cu(I)均参与了Fenton反应,且·OH在Fenton催化中起主要作用,UV-Vis、FT-IR、XPS证明了TC和Cu-C/SiO2(0.2)之间的表面络合物的形成。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日益加剧。换道事件作为车辆行驶过程易发生的事件之一,它不仅会对道路交通流的运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不恰当的换道过程还容易造成交通冲突,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此,对于车辆换道事件的研究,如何能让后车迅速有效预判换道事件是否发生,是智能交通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换道辅助系统通过转向灯信号状态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换道事件,但在实际事件发生过程中车辆转向灯的提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及数量的壮大,同时也带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实施“退二进三”“企业入园进区”产业调整政策,早些年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经营者环保意识匮乏而导致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或搬迁后,出现了不少数目存在污染的工业企业的遗留场地,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自2011年后,国务院和环境保护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多次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大型建筑物越来越多。而随着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大量应用,接踵而来的是能耗的不断增加。在现代大型商业建筑以及高层住宅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大约占整个建筑物总能耗的55%,在东部某些能耗较高的沿海地区,该比重甚至达到了72%。而随着空调系统的结构复杂度越来越高,子系统越来越多,故障发生越发频繁,其中由空调系统故障所导致的能耗损失日益增多。研究表明,现代
框架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由于材料性能劣化和附加温度应力等原因,导致结构承载力显著下降,严重时引起结构的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框架结构的抗火性能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抗火性能研究,有关高温下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的抗火性能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研究了高温下不同参数S
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自创立以来,在一些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复域微分方程、亚纯函数唯一性、正规族等。2008年左右,由于Halburd和Korhonen、蒋翼迈和冯绍继等人的出色工作,将值分布一些经典的结果模拟到差分上,从而使得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在复域差分和差分方程方面研究应用得到极大发展。本论文主要运用Nevanlinna值分布理论对亚纯函数涉及导数和差分的零点分布和唯一性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
传统RC剪力墙通常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虽然具有抗侧刚度大、承载力高等优点,但变形和耗能能力差。钢纤维RC剪力墙(简称SFRCW)是在传统RC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上,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钢纤维后得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RC剪力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目前,本课题组已开展了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以及暗竖缝RC墙板滞回性能研究,但尚未对两边连接钢纤维RC剪力墙的抗剪机理和滞回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感知设备数量剧增,大量感知数据从边缘涌入云端。在面对从边缘端发起的恶意攻击、中心服务器故障时,智慧城市相关系统仍然缺乏足够的稳定性,系统数据仍存在被修改、删除、损坏的风险,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隐私性难以保证。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可信度的特性,可以在不可信的环境中构建可信的信息、价值传递通道。针对智慧城市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对基于区块链的感知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和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南海岛礁基础设施建设对混凝土的需求量已逐年加大,我国局部地区已出现“砂荒”现象。生产混凝土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河水河砂等自然资源,会对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有钢筋,而钢筋很容易发生锈蚀问题,尤其是在这种海洋环境中充斥的大量的氯离子,这些氯离子会通过内掺和外渗的方式游离到混凝土里钢筋的表面去破坏保护钢筋的那层钝化膜,促使钢筋发
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纤维素作为生物质中占比最大的组分,其酶法转化利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酶成本较高、复合酶的协同性差、以及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无效吸附等问题阻碍了生物质糖化。通过预处理,如离子液体(IL),使生物质结构瓦解可增强酶解效率。木质素和酶体系表面电荷的差异巨大,调节两者的表面电位将能够抑制两者间的无效结合,增强生物质糖化。本文将聚N
矩阵理论是数学和科学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方便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多索引数据集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矩阵的高阶推广——张量或超域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和研究。与矩阵相比,张量有更多的下标,它们拥有自己的几何和代数结构,如果将它们重塑或展开成矩阵,这些结构可能会丢失。比矩阵的情况要复杂的多的是它们的一个内在特征是张量特征值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依赖于张量结构。因此,张量本身必须被视为数据对象,目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