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OC发动机活塞热负荷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发动机正朝着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导致发动机热负荷大幅度提高。而活塞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并且活塞的工作环境异常恶劣,在工作过程中活塞顶面始终受到高温燃气的周期性作用,所以活塞顶部往往承受很高的热负荷。为了保证活塞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必须对活塞进行有效的冷却,而活塞喷油强制振荡冷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冷却方式,对活塞内冷油腔中冷却机油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不仅能够为内冷油腔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活塞的热负荷计算提供相对精确的传热边界条件。  本文以带有内冷油腔的某水平双对置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活塞内冷油腔中冷却机油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转速工况下活塞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选用VOF两相流模型与动网格技术并利用CFD软件对内冷油腔中冷却机油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研究,模拟分析了发动机在某一特定工况下油腔壁面的瞬态机油分布情况、瞬态换热系数分布情况,油腔不同壁面位置(上表面、中间内侧面、中间外侧面、下表面)处的换热系数、整个油腔的壁面换热系数以及机油填充率随曲轴转角的瞬态变化趋势,最后研究了壁面平均换热系数在油腔圆周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以及发动机转速的改变对冷却机油瞬态传热特性所产生的影响。  (2)采用存储式活塞测温系统在整机试验台架上对活塞顶部五个关键位置处的温度值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测温点处的温度随不同发动机工况变化的动态响应曲线和各测点在稳态工况运行时的温度值,为研究活塞热负荷以及更为精确地修正温度场计算模型提供了依据。  (3)采用GT-POWER软件对发动机整机热力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各工况下活塞顶面瞬时换热系数和瞬时温度,然后结合经验公式确定活塞顶面的稳态传热边界条件;同时,根据内冷油腔中冷却机油的CFD模拟计算和经验公式确定活塞内冷油腔和其余部位的传热边界条件;最后利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各工况下的温度场进行计算,并将各测点处的计算结果同试验值进行对比,发现最大误差为8.0%,说明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4)针对活塞在高转速工况运行时活塞顶部温度偏高这一问题,研究了不同发动机转速与机油喷射压力工况下内冷油腔中冷却机油的传热特性以及冷却机油喷射压力的改变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发现通过提高喷油压力能够明显降低活塞顶部和环槽处的温度值,可以作为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加强活塞冷却的改进方案。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里程的延伸,道路交通愈趋复杂,交通事故愈演愈烈,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顽疾。由于交通事故的多样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书刊资料中心,是教师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生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实现的,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学图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北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岩储层作为研究目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剖面测量、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结合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核磁
汽车仪表是驾驶员与车辆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界面和接口,是安全行驶和经济行驶不可缺少的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汽车电子的发展,对仪表的电子化、数字化已成为一
传感器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接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传感器系统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
本文通过对和什托洛盖盆地地面露头、井下钻井资料及地震剖面的解释,将和什托洛盖盆地整体划分为三个层序、7个体系域,三个层序边界分别对应于侏罗系八道湾组底界不整合界面
逆向工程是一门涉及各项学科的新兴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已成为飞机、汽车、船舶、模具、和组织工程领域最为重要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之
设计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当原始的先民用石块打造出第一件用具时,人类的设计便由此开始了。但是现代设计又不同于以往对于设计的认识,它产生于19世纪末,是人类长期经过多年的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持续健康发展,地质研究已经进入定量化、数字化的时代,研究水平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使用计算机专业软件进行地质数据处理逐步成为地质研究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