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相互补充的体现,它的实施对保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实施,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购置补贴政策,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来使其发挥出更加显著的效用具有重要意义。山西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实施模式,非常具有典型性,基本是按照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模式来执行,因此,存在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引言来抛砖引玉,明确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更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引导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简单阐述。第二部分明确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通过详细介绍我国农机购置补贴发展历程,以及政策实施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和辉煌成就,证实了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必要性,同时为有效汲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本文还对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为促进农机化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介绍。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首先介绍了山西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及农作物特点、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演变过程。然后通过引用大量数据,从1)带动农机化投入明显增加,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带动农机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农机整体结构逐步优化;3)带动农机化新技术覆盖面积大幅增长,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4)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开展,农机化发展效益显著增加四个方面介绍山西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第三部分阐述了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补贴资金相对不足;2)农机购置补贴程序繁琐;3)选型制度造成企业无序竞争;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政策实施过程中滋生腐败;2)新购机农民培训不足;3)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政策制定方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是普惠政策,制定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2.政策执行方面,监管不到位,公共服务能力较差。为提出加强和改进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做了铺垫。第四部分通过解读《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政策导向,提出了改进山西省今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6点对策。具体如下: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地方法律法规;2)中央和地方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投入力度;3)强化多渠道监督机制;4)加强农机购置中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5)培养引进农业专业型人才,提升农民自身素质;6)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我省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应通过经常学习研究国外有关农机购置补贴理论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拓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