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硬件、软件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加之3G、4G的普及,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我国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相应的面临着大量废旧手机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长久以来,回收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困扰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难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出现,为解决现有困境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了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将传统的回收模式转移到了线上,为消费者和回收处理企业提供了交易平台,使得回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便利。我国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网络回收平台的建立加剧了平台之间的竞争。盈利是网络回收平台生存的保障,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能够为多少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吸引多少网络上的消费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在运营、盈利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回收流程、价值链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参考。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回收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我国传统回收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互联网+回收”模式具有的优势。结合现有的政策、法规等分析了“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的必然性。其次,对现有的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根据建立主体的不同,现有的网络回收平台可以分为三类,由制造商建立的网络回收平台、由处理商建立的网络回收平台和由第三方建立的网络回收平台。随后选取了三类网络回收平台中典型的代表,研究了其回收流程。第三,现有网络回收平台中第三方建立的网络回收平台占据了绝大多数,许多制造商不仅通过自营渠道进行回收,也通过委托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进行废旧产品的回收。因此两个回收渠道之间的竞争就成为了制造商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考虑制造商通过自营渠道和委托第三方回收平台回收的情景下,通过建立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双渠道竞争程度对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的利润、回收率、零售价格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双渠道竞争激烈时,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会亏损,需要网络回收平台采取相应的融资或是拓展盈利渠道的策略来保障平台运营。相比集中决策模式,分散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存在缺失,随后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费用分担的契约来协调供应链,使之达到利润最大化。最后,通过分析网络回收平台的内部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以及盈利模式,指出其盈利模式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从价值链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包括内生能力建设、价值链横向一体化、价值链纵向一体化和价值链拓展。为“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参考,为政府规范废旧手机回收行业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