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框架结合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现实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理论是当前国际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然而该理论是在发达国家市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发展中国家背景下是否同样适用值得商榷,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正处于发育阶段,在制度设计、产权分配、产业结构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干预、市场机制的不成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影响企业异质性模型的解释力。目前国内对企业异质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的实证检验,而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生产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也存在着投资规模偏小、投资效率不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较为欠缺等问题,有关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缺乏微观研究视角。本文首先对企业异质性理论模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异质性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模型的补充和发展。通过总结梳理前人的有关研究,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结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事实,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典型特征,在经典企业异质性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上述特征进行了模型化抽象,通过变动理论模型假设和添加变量,构建了相应的数理模型,从理论上入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本文选用山东省上市公司企业数据,采用多种企业层面生产率计算方法,对山东省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自我选择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经典企业异质性理论的预期并不一致,而与本文所构建理论模型结论较为吻合。由此得出结论:生产率虽然是影响山东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自我选择效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最后,本文对检验结果与企业异质性理论预期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