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会带来道路拥堵、事故率上升等一系列交通问题。因此,事故率低,道路通行效率高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被提出,众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无人驾驶车辆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纵控制尤为重要。车辆操纵控制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和设计合理的控制器。车辆操纵控制系统是受多约束限制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善于处理多约束问题。因此,本文在提出车辆五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将MPC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操纵控制,并引入自适应控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为了描述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实际运动情况,本文在车辆轮胎模型公式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方程(Lagrange Equation)法,建立了基于侧向、横摆、侧倾、俯仰和方向盘转角的车辆五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首先详细推导Lagrange Equation中各变量,总动能包括悬架部分、车身部分和转向系统的动能;对于势能,由于车身发生侧倾和俯仰时,悬架仍表现为线性特性,车身势能由其侧倾和俯仰的势能叠加而得,同时考虑了转向势能;耗散能兼顾了整车的转向耗散能和车身耗散能;广义力考虑了车辆侧向、横摆、侧倾、俯仰和转向的广义力。然后把车辆的总动能、势能、耗散能及各广义力代入Lagrange Equation,建立了车辆的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2)由于MPC在复杂路况下鲁棒性较差,因此本文设计了自适应预测控制器(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AMPC)。首先,对车辆五自由度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系统的线性化方法,从而得到连续的状态方程。其次,采用一阶差商法对连续的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非线性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任意一个参考点处线性化后的离散模型。最后,对MPC进行改进,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的刚度参数进行辨识,设计AMPC。(3)仿真研究。针对车辆五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引入车辆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Car Sim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立动力学模型是准确的。针对自适应MPC,在S-Turn工况下和双移线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通过AMPC和MPC对无人驾驶车辆(Self-driving Vehicle,SV)控制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了AMPC比MPC的路径跟踪效果更好,车辆运行更稳定的结论。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因高安全性、实用性、低成本及无二次污染等特性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BiOBr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是具有独特层间结构的间接半导体,这种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及降低电子-空穴复合率。同时,BiOBr禁带宽度约为2.7 eV,这就使得BiOBr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中40%的可见光。尽管BiOBr作为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特性,但其仍受限于较低的表面积和不理想
由于机床结构中存在大量结合面,而结合面的变形则会引起与之对应的部件产生位移,进而导致加工误差。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从理论上研究结合面接触机理,建立表征其抵抗变形能力的接触刚度模型对机床结构静动特性分析预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结合面接触刚度理论模型中未考虑微凸体基底长度及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传统的MB分形模型中忽略了更小尺度的微凸体,采用余弦函数描述微
学位
学位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以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响应迅速等特点在无功补偿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电力系统中进行无功补偿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考虑到当使用传统开发模式开发静止无功发生器时,代码编写较为困难,在测试及验证阶段费时费力的特点,引入基于Simulink模型代码自动生成的方法对静止无功发生器进行开发,将控制算法的软件代码编写、测试、调试工作等使用Sim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装备实现结构轻量化的关键材料,主要通过轧制工艺制备成形;铝合金是现有应用范围最广、加工塑性最好的金属材料之一。通过轧制工艺可将镁、铝合金板材进行复合成形,制备出兼具两种金属材料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镁铝层合板。镁铝层合板多采用热轧复合,而传统的等温热轧工艺在轧制温度设定上存在一定困难,轧制温度不够高时则容易导致镁合金产生严重的裂纹,而轧制温度过高时,由于变形初期镁、铝板尚未形成紧密
车轴是铁路运输的关键零件之一,高速及重载是其主要的工况特点,其产品性能直接决定了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因此,对车轴的性能要求极高。车轴热成形阶段的塑性损伤是其在运行阶段产生疲劳裂纹最直接的根源。因此,研究车轴钢在热成形过程中的塑性损伤机理对于提高车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34CrNiMo6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与ABAQUS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材料在热成形过程中塑性损伤的形成机理。首先在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我国制造业从传统的设计与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的设计与生产方式转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以中厚板全液压矫直机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完成了中厚板全液压矫直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和三维虚拟装配,其次通过暂态地电压检测法对控制系统内部发生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了仿真研究。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智能化设计相较于传统控制系统设计,有信息数字化、设计过程智能化、三维虚拟装配自动化
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收益分配方案能让每一个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获取更多收益,有助于整个协同创新联盟维持下去,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既有的研究主要运用博弈论和shapley值法。在博弈论分析方法中,各企业都着眼于自身利益,并不利于协同创新长久维持下去。在shapley值法分配上,大部分研究并没有考虑shapley值法暗含合作方风险均等的假设,而合作中的风险是影响合作收益分配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传统sh
物流配送是运输行业的重要环节,车辆路径问题是物流配送中最基础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渐发展,只考虑单一目标优化的车辆路径问题已不能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因此,考虑多目标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渐渐成为物流配送的重点。在对使用车辆数、行驶距离优化的基础之上,同时保证对顾客高质量的服务,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也成为物流运输的准则。因此,本文考虑物流配送过程中车辆载重、运行时间、车辆到达时刻等多个现实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