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粉土的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00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化土的微观结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分析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可以从微结构入手分析固化剂对土作用的本质,确定土的微结构特性参数与其宏观工程性质的关系,进而研究土的固化机理,为土壤固化剂的开发研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粉土的固化机理及固化粉土工程性质研究》(N0.40872173)为依托,以固化粉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等微观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掺加石灰、水泥以及石灰+水泥固化粉土的微结构特性。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土的微结构特性研究方法与定量参数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上述研究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对固化粉土电镜图像进行了处理。以往将图像分割为颗粒和孔隙两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图像分割进行改进,运用。MATLAB编制分割程序,将扫描电镜图像分割为颗粒、孔隙、接触带三个部分,接触带能够更好的表征颗粒之间的胶结状况。通过对试样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孔隙面积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电镜图像定量分析时的最优放大率。   (3)确定了用颗粒的平均面积、颗粒的平均等效直径、颗粒的圆形度、颗粒的分布分维、接触带的平均面积、接触带的平均等效直径、接触带的圆形度、接触带的分布分维、孔隙的平均面积、孔隙的平均等效直径、孔隙的圆形度、孔隙的分布分维、孔隙而积率等参数来研究固化粉土的微结构特性,这些特征参数能够反映固化粉土的颗粒、接触带和孔隙的基本情况。   (4)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引入到主要微结构参数的研究中,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因变量,对微结构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颗粒平均圆形度、颗粒分布分维、接触带平均面积、接触带分布分维、孔隙面积率为固化粉土的主要微结构参数,并研究了主要微结构参数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   (5)定性研究了固化粉土颗粒形态、颗粒单元体间的接触状态、孔隙的大小和分布;定量研究了固化粉土的微结构参数,探讨了固化粉土微结构特性随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   (6)通过压汞试验研究了固化粉土微孔隙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增加,总孔隙度和均布孔径平均值减小;石灰掺量不变时,随着水泥掺量增大,总孔隙度和均布孔径平均值减小。
其他文献
周期性结构具有频率带隙特性,在带隙所包含的频率范围内,振动会被削弱。基于这一特性,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隔震理念,即将周期性结构引入结构基础设计中,因此相应频率禁带范围内
将轻骨料混凝土用于深受弯构件,能显著减小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但其发生骨料破坏,剪切脆性突出,同时,因机理复杂导致受剪模型始终未统一。本文从材料层次和构件层次出发,采用数据库统计处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试验数据库分析—构件层次试验—理论模型验证为思路,基于试验数据库,建立压杆有效系数分析模型,深入地开展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研究
边坡工程是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边坡工程中遇到的滑坡问题是全球三大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降雨入渗引起的边坡破坏是所有边坡稳定破坏中较为常见
现代大型钢结构为了满足使用和美观的要求,结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温度作用成为其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温度作用的研究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本文以厦门新火
三氿是太湖流域西部河流入太湖的汇水区,也是典型的城市内湖。三氿沉积物氮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解析太湖水体氮素的来源和输送过程,同时也能为城市水体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三氿中沉积物各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氮素在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迁移规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有机指数法对沉积物进行了污染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氿沉积物间隙水中NH_4~+-N浓度远远高于上覆水,
地震发生后,强震动观测台网可以获取灾区分布式台站位置的强震动记录,基于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可以快速地评估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以迅速判定不同地区的受灾程度,尤其是地震极震
随着需要加固改造的桥梁越来越多,对桥梁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和质量等问题已经开始重视。桥梁加固施工的隐蔽项目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和加固施工技术手段差异明显,很
目前,500MPa级细晶粒钢筋已被纳入我国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试验资料而尚未列入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