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Cystatin C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Cystatin C与SAH后自噬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SAH组(n=8)、安慰剂组(n=8)、Cystatin C组(分为低浓度(2mg/L)、中浓度(5mg/L)、高浓度(10mg/L)三个亚组,每个亚组(n=8))。SAH组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技术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于视交叉前池内插入穿刺针而不注血;Cystatin C组注血前30分钟分别向视交叉前池注入相应浓度的Cystatin C水溶剂0.1ml;安慰剂组注血前30分钟向视交叉前池注入生理盐水0.1ml。各组分别于术后48小时内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于术后48小时取颞底皮层组织,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IgG渗出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皮层中自噬标志物LC3和Beclin-1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颞底脑皮层神经细胞内自噬体和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指数、大鼠脑皮层组织中IgG渗出明显增高(P<0.05);安慰剂组与SAH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SAH组相比,低浓度和中浓度Cystatin C干预后SAH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指数、大鼠脑皮层中IgG渗出明显降低(P<0.05);高浓度Cystatin C组较SAH组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脑皮层组织中自噬标志物Beclin-1及LC3是低表达的,SAH组大鼠脑皮层组织中Beclin-1及LC3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安慰剂组与SAH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SAH组相比,Cystatin C干预后大鼠脑皮层中Beclin-1及LC3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且Beclin-1及LC3的表达水平随着Cystatin C干预浓度的增高而升高。透射电镜下可见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无损伤表现;而SAH组及安慰剂组神经细胞明显损伤,部分出现核膜断裂,染色质边集等细胞凋亡表现;低浓度和中浓度Cystatin C组神经细胞损伤较SAH组及安慰剂组减轻,核膜尚完整,胞浆内可见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高浓度Cystatin C组镜下神经细胞明显损伤,胞浆内可见较多自噬体、自噬溶酶体和细胞凋亡。结论:1、Cystatin C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Cystatin C对SAH后的早期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超过一定浓度的Cystatin C对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不具有保护作用。3、Cystatin C可以激活SAH大鼠皮层脑组织的自噬,且SAH后的自噬表达水平随着Cystatin C干预浓度的增高而升高,提示SAH后的自噬与Cystatin C的干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