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比较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s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村运动是韩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根据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并且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举措有效打破了韩国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从开展至今已有40个多个年头,取得了巨大成就,探索出了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超越式迈进的成功发展道路。其发展轨迹和所取得的成就及经验,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其做法更是给予了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地缘上中韩两国是近邻,二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从社会制度层面来看,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是抛除社会制度从其他层面看,二者又有许多的共同之处。譬如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东北亚国家,从农村发展的基础来看,都属于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很少的国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和韩国的新村建设都是现代化发展的领域。因此说,我国现阶段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的发展道路与韩国上个世纪进行的“新村运动”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  本文通过系统阐述韩国新村运动产生的背景、主要发展阶段、主要内容、新村建设的路径以及对韩国新村运动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总的来说,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很大成就,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功的农村发展模式,对于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论文着重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理论资源以及路径。通过定量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中韩两国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韩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都面临人多地少的实情,深层原因在二者具有大致相同的理论思路和内涵结构。同时,两国又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发展的态度、农村实行的民主基础、道德水平、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全盘挪用,盲目遵行,只有在相互对比,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吸取一些符合我国实际的做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思想和机制,使之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本文的主要着眼点在于论述韩国新村运动给中国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启示,对以韩国为代表的农村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对于目前我国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东北亚合作是当前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上的激烈对抗和争斗,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本文借用建构主义的有关概念和原理来解读
朝鲜半岛历来是各亚太大国的利益“角逐场”,而朝核问题也已然成为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最大扰动因子。由于冷战中处于对抗前沿和冷战后安全建构的失败,朝鲜陷入无法自我解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