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该倡议对于中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推动我国进行自身调整以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另一方面契合了国内深化改革与开放的要求。在新时期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且可促进亚欧国家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如何?我国与沿线国家潜在贸易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如何进一步开发我国潜在的贸易机会?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贸易机制发展迅速并日趋完善,带来了世界范围内关税水平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削减。现阶段,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贸易便利化,认为贸易是否便利对于国家间开展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贸易便利化的视角,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为提高我国贸易效率及开发潜在贸易额、展望“一带一路”贸易前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现实依据。本文分成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的创新、不足之处。第二章从“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流量的相关研究、贸易潜力相关研究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本文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结构特征,根据“一带一路”的定义确定纳入本文研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范围,从地理区位和人均收入的角度对沿线国家进行分类,并以图表形式描述2001-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特点,其中包括贸易规模稳定增长、贸易差额拉大以及贸易地位逐渐提升等。此外,本章还研究了 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分地区的结构特点。第四章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本文通过一套评价国家贸易便利程度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赋予权重,得到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公式,测算2012-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值,并对其贸易便利程度进行分类。我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中等,属于比较便利程度。第五章运用Stata软件验证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到“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因素,并根据真实贸易额与模型拟合贸易额的比值,判断当前双边国家进行货物贸易往来的效率,以此探索我国与沿线国家潜在的贸易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运用2016年实证数据分析改善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潜力提升的影响。第六章是结论与建议,本文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贸易便利化的四个维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研究,本文的结论主要如下: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处于“比较便利”、“一般便利”等阶段,可见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出口国家,我国在2012年贸易便利化水平值仅为0.685,贸易便利化程度为“一般便利”;到了 2016年,贸易便利化水平值提高至0.715,贸易便利化程度为“较便利”,尽管我国贸易便利程度有所改善,但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由实证结果可知,贸易便利化能够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每上升1%,贸易流量会增加1.24%,而我国与“一带一路”大部分沿线国家属于贸易潜力开拓型,双边贸易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仍有进一步发挥空间。因此,通过改善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程度,能够显著提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激发双边国家的贸易潜能。其中,通过改善“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出口贸易效率的效果要大于改善亚洲国家;通过改善“一般便利”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值达到提升贸易效率的能力最好,潜在贸易额增长率均超过8.7%;而改善贸易便利化程度属于“不便利”及“比较便利”的地区,其达到的潜在贸易额增长率均低于8.7%。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视角,研究得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