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ACR)比值的有关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517名住院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检测UACR,按照UACR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UACR小于30mg/g Cr)、微量白蛋白尿组(MAU,UACR 30-299mg/g Cr)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AU,UACR≥300mg/g Cr),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全部患者均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血压、Hb A1c、血脂、体重指数、踝肱比值、血尿酸、血肌酐、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有无吸烟史等。结果1性别与UACR本研究人群中有517例,43.3%的患者UACR≥30mg/g Cr,男性和女性发生白蛋白尿的比例分别为39.5%,48.6%,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压与UACR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2.3%,64.6%,92.4%,P<0.05,不同白蛋白尿组的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DR与UACR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19.4%,27.8%,65.2%,P<0.05,不同白蛋白尿组的D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下肢血管病变与UACR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下肢血管病变(ABI<0.9)的发生率分别为2.0%,1.9%,6.0%,P>0.05,不同白蛋白尿组的下肢血管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冠心病与UACR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12.6%,21.5%,36.4%,P<0.05,不同白蛋白尿组的冠心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血尿酸与UACR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297±90mmol/l,304±120mmol/l,396±108mmol/l,P<0.05,不同白蛋白尿组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吸烟与UACR与不吸烟者比较,男性吸烟者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36.9%,63.6%,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患者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血脂与UACR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脂水平增高,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不同白蛋白尿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甘油三酯在不同白蛋白尿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多因素分析对发生DN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LDL、BMI、SBP、SUA、DR、吸烟是影响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OR:1.045;95%CI:1.014~1.078;P<0.05),LDL(OR:1.115;95%CI:1.023~1.215;P<0.05),BMI(OR:0.935;95%CI:0.877~0.997;P<0.05),SBP(OR:1.039;95%CI:1.024~1.054;P<0.05),SUA(OR:1.003;95%CI:1.001~1.005;P<0.05),DR(OR:2.017;95%CI:1.287~3.161;P<0.05),吸烟(OR:0.946;95%CI:0.886~1.00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冠心病和视网膜病变有关,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和吸烟是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