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噬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及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自噬水平变化的分子及病理机制。  方法:  1.收集人正常右侧股骨头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右侧股骨头标本,通过免疫荧光评估正常人股骨头和酒精性坏死股骨头(坏死周边区)的整体自噬水平(LC3)差异。  2.取MC3T3-E1细胞传代培养至第三代后,经过不同处理(梯度酒精浓度孵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LC3Ⅱ/LC3Ⅰ)的差异,并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相对生长率。  3.将MC3T3-E1细胞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如下:A组:对照组(control);B组:酒精组(EtOH);C组:雷帕霉素组(RAPA);D组:雷帕霉素+酒精组(RAPA+EtOH)。分别经过不同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水平(LC3-Ⅱ/ LC3-Ⅰ)及自噬关键调控分子mTOR,Beclin1表达量变化。  4.1月龄C57小鼠20只,分为对照组、酒精组、雷帕霉素组和雷帕霉素+酒精组,对照组正常喂食,酒精组通过30%酒精水饲喂复制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雷帕霉素组正常喂食且腹腔内注射5mg/kg/day雷帕霉素,雷帕霉素+酒精组饲喂酒精水及腹腔内注射5mg/kg/day雷帕霉素。干预6周后,获取小鼠股骨头,予行micro CT平扫后取股骨头经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组织水平检测股骨头病理变化。  结果:  1.免疫荧光显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组织自噬水平(LC3)明显低于正常股骨头  2.酒精刺激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的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水平LC3-Ⅱ/ LC3-Ⅰ在对照组明显高于酒精处理组(P<0.05)。CCK-8 试验显示对照组的细胞相对生长数量明显高于酒精处理组(P<0.05)。  3.酒精刺激MC3T3-E1细胞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自噬关键调控分子mTOR的表达水平在酒精组最高,而在雷帕霉素组最低(P<0.05),而Beclin1的表达水平在酒精组最低(P<0.05)。  4.小鼠micro CT结果显示,酒精组股骨头软骨下坏死带形成,髓腔内骨小梁变细,稀疏。HE染色可见酒精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计数增多,脂肪细胞增多、增大,骨小梁变细、稀疏。  结论:  自噬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变过程当中可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长期酒精刺激引起的细胞自噬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机制为酒精刺激影响自噬关键调控分子mTOR及Beclin1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Strong vertical motion (>10 m s?1)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ropical cyclone (TC) structure changes and intensity. While extreme updrafts in the TC are occ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16年,共享单车的兴起将共享的概念带入了人们的视野。2017年,共享经济更加发展壮大起来,涉及行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幼儿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