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中主要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原料,提取其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同时跟踪检测每步所得样品的抑菌性能,选择抑菌性能最佳的超临界萃取物进行下一步分析。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柱层析分离等一系列分离手段获得纯度较高的仙人掌抑菌活性物质。通过紫外(UV)、红外(IR)、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纯化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及初步结构鉴定,结果如下:将超临界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传统水浴浸提法所得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酵母菌(Saccharomycete)几种污染食品常见微生物的抑制性能做比较,结果表明:将超临界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用于仙人掌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浴浸提法。这三种提取方法的优劣次序为:超临界法>超声波法>水浴浸提法。通过对仙人掌抑菌活性物质初步测定确定其中含有有机酸、黄酮类物质、生物碱、SOD等成分。对仙人掌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有机溶剂萃取所得各部分样品抑菌效果优劣次序为氯仿>IF丁醇>水,取氯仿部分进行柱层析。选用聚酰胺进行柱层析,经柱层析得S1~S1111个组分的样品。经过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抑制性能的检测,S4、S5、S6、S7、S10、S11几个组分具有抑菌性能,其中S10组分效果最佳,S11效果次之。通过薄层检测和特征显色反应初步判断S10、S11中含有黄酮、生物碱、有机酸。对样品进行紫外扫描、红外扫描,样品具有黄酮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定量了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类物质。
其他文献
新时期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省涉农高校着力于开展有关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相关发展
回顾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数字时代虚拟参考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的不同,对未来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人们对世界意义的追问产生了思想,语言成为思想试图走出个体主观世界的工具,世界、思想和语言三者之间的沟通成为人们互相理解的关键。为了让思想与世界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加清
含氯化合物是能获得耐高温油和水的最佳产品,本文首先介绍表面润湿理论,然后阐述含氟化合物的应用方法和最终用途。
派驻监督作为全面监督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有敢抓的狠劲、实抓的真劲、善抓的巧劲,落细落实监督举措,打好全面监督“组合拳”。$$在敢抓敢斗、奋发进取中聚焦监督狠劲。派驻纪检监
报纸
针对塔利班势力,巴基斯坦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其一,巴基斯坦政府对其国内塔利班所在地区的控制能力较弱,加之本身国内政治结构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约束,主观约束有弹性,客观约束刚性强。使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电脑网络管理系统,可把主观约束转化为客观约束,有效解决
<正> 现代轿车中越来越广泛地装配了真皮座椅、真皮门边蒙皮、真皮把套等,这对汽车美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切实做好真皮制品的美容护理,是以下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期刊
随着光学、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NIR仪器的不断出现和软件版本的不断翻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其分析
以工业酶制剂生产中的废弃毕赤酵母细胞为对象,研究并建立了酶法制备酵母浸出物的新工艺。新工艺为:10%(w/v)废弃毕赤酵母菌体中加入β-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