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群体分化不断加剧,呈现出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并且由于利益差别的逐步显性化,使各群体为了维护并实现自身利益,都迫切地希望将本群体的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及社会,由此带来了民众利益表达及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这一社会现象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当局的关注,并成为当今行政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本文着眼于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问题,以当前我国现有利益表达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及各群体最迫切想要表达的利益需求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以之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全社会“共赢”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紧密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群体分化、利益表达为主线,在对当前社会各群体不同利益需求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现有利益表达机制的思路。一、本文首先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利益群体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通过对中外相关理论(阶级分析法、三维一体分层模式、利益群体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等)的论述与分析,为进一步阐述我国利益群体分化原因及现状作一理论铺垫。二、市场经济的引入、政治体制的变革及价值取向的转变等因素促使了转型期我国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重组,本文在对国内利益群体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上述原因进行逐一论述,并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现有群体划分为:社会管理者群体、工人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群体、私营企业主群体、个体劳动者群体、农民群体及失业、半失业群体八类。三、国外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对利益表达这一问题开始研究,本文对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和戴维·伊斯顿关于利益表达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借鉴,并指出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四、通过相关的实证考察与文献研究,本文揭示了转型期我国民众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热情高涨的原因,即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与民主、法制的不断推进,并将前文八类现有群体归总为富有群体、中产群体、普通群体和下层群体四个大类,对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迫切想表达的利益需求进行了剖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我国现有利益表达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五、在进行了大量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的思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化的建设,从而对利益表达的渠道、程序加以界定,对利益表达过程中政府、社团和各群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协调与整合,进而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及公民三者紧密联系的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六、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下,通过博弈实现各群体诉求的充分表达,从而使各方利益都得以兼顾,共享改革成果,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全社会的“共赢”。作者指出,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和其他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我国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民众、民间团体及新闻媒介各方力量共同的参与和努力,这一过程也将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