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人们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其变化,经历思维活动而做出的规律性的总结,它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最常见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并与实验手段和方法有关[1]。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理教育已经从使学生“掌握科学”发展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教会学生理解科学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看,物理课程教育目的应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在这一时代要求下,重视学生抽象思维培养势在必行在物理教学中,收集信息进而提出物理问题,处理信息建立起物理概念,把物理知识系统化,有效地解决物理问题等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是抽象思维;良好的抽象思维习惯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并发展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本文以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理论为指导,结合抽象思维的相关阐述,论述了在一线教学中进行抽象思维培养的实践和探讨,并从教育创新的角度上提出培养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可行式方法。本文首先以抽象思维理论为指导,在我国现代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概念教学”到“概念生成”的必要性;探讨在高中学习概念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以高中物理选修3-1、3-2模块的教学为例,阐述在概念教学中培养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实践并加以总结反思,最终确定在概念教学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从课程标准的视角,教师提供必要的但生活化的物理情景,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进而提出物理问题的过程。二是使学生经历寻找大量现象的本质进而定义物理概念的过程。三是通过把物理知识系统化,使学生进行以逻辑学为依据的的概念的概括与划分的过程,四是通过自主探究经历建立概念间的关系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