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但时至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过快,工薪阶层难以承受。这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住区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跨进“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保证人人有房住,提高全民的居住水平。
因此,在2005年“国八条”政策的基础上,中央政府于2006年5月颁布了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国六条”和“国十五条”,其直接目的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而本质目的是减少群众住房的两极分化差异,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为“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基础。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以广州地区近年新建的含小户型住宅住区为对象,以相关的住区和住宅设计规范为技术支持,以日本、香港的成功经验为参考,系统地研究其区位条件、小区规划、组团布局、单栋住宅、住宅单元(标准层)、套型平面等内容,探讨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适用性、环境性、经济性和健康性问题,研究小户型住宅在未来住区开发中的规划、设计、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另外,为了更全面地回应房地产新政提出的目的,本课题研究也涉及到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问题。
第一个重点是含小户型住宅住区规划研究。首先对含小户型住宅住区进行分类和特点归纳;然后分析不同区位条件下的住区定位差异;最后以环境性和健康性评价标准为依据,分析其总平面规划布局、空间结构、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公建配套等内容,比较各种类型住区的优劣,探讨日后开发高小户型比例住区在规划层面上的方法。
第二个重点是含小户型住宅住区建筑设计研究。首先对小户型住宅进行分类和特点归纳;然后以适用性、经济性和健康性评价标准为依据,分析住宅层数和单元平面布局的影响,比较各种类型小户型住宅的单栋住宅建筑型式的优劣;最后对住宅套型平面进行分类,并以适用性和健康性评价标准为依据,探讨小户型住宅套型平面设计的方法。
第三个重点是公共住房发展研究。针对房地产新政提出的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要求,借鉴香港公营房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广州市公共住房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