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因素的融入,在促进地方性金融组织或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地方金融监管问题更加棘手,特别是新型金融风险所具有的传导性和系统性特征,使得风险愈发突出。2018年伊始,由P2P网贷领域引发的新一轮互联网金融“爆雷潮”,表明当前地方金融监管模式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职能交叉与真空并存、多重政策、监管手段不足、权力和责任的不明确和不对等等问题。温州作为浙江省P2P网贷风险“爆雷”的重灾地,依靠“金改”经验,通过靠前监管、联合监管等举措,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提前半年且超额完成平台清退各项指标任务的区域,实现了金融风险的事后有效处置。温州是金融改革的先发地,且类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隐患还在不断扩大,研究其地方金融监管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更在实践上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将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相结合,重点关注当前新型地方金融监管模型的主题,介绍P2P网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在阐述分析P2P网贷全国“爆雷”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对温州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模式及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为全文研究温州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和具有操作性的对策提供相应支撑。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一是对国内外地方政府如何进行金融监管的基本架构体系进行归纳总结;二是提炼温州对P2P平台进行监管的经验,特别是其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监管执法建设、监管网格化管理、民间融资理论监测等方面的成效,以及本土P2P“爆雷”的有效处置、本地金融秩序的稳定,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地方金融监管提供“温州样本”;三是通过P2P“爆雷”事件,就折射和反映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弊端,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金融监管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新型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重塑良好的金融安全环境,是政府确保地方金融稳定的重要路径。同时,笔者选择了温州市鹿城区本土立案和正在处置的“S贷”案例作为样本进行案例研究,对平台的主要特征、运作模式、风险隐患、处置方法和成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该典型个案的剖析研究,总结提炼我国网贷的基本运行模式和主要风险隐患,特别是分享温州在处置和化解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手段,为全国网贷平台的出清和地方金融监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