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制剂心悸宁丸对盐酸肾上腺素致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血清丙二醛及前列环素的影响,经数据分析,探讨心悸宁丸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 SPF级健康 SD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由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心悸宁丸组(包括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10只(2只备用)。适应性喂养一周后,中药三组给予中药心悸宁丸灌胃,西药组给予普萘洛尔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时间均持续14天,末次灌胃2小时后,尾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溶液制备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心电图记录后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提取血清,检测血清丙二醛及前列环素水平,通过组间对比,研究中药心悸宁丸与西药普萘洛尔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电图及血清丙二醛、前列环素水平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心悸宁丸高、中剂量组及西药组均能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推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可缩短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丙二醛的浓度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丙二醛浓度均低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药高剂量组降低血清丙二醛的水平最为显著。 (4)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前列环素浓度均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前列环素浓度均高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药高剂量组升高前列环素水平的效果最佳。 结论:(1)心悸宁丸可推迟肾上腺素致大鼠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缩短其持续时间。(2)心悸宁丸可降低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血清丙二醛的浓度。(3)心悸宁丸可升高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血清前列环素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