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零陷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陷控制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应用涉及到雷达、通信、声呐、地震、勘探等众多军事及国民经济领域。在理想情况下,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能将波束图的零陷对准干扰,然而波束图的零陷范围非常窄且零陷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自适应权值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即利用前一段数据快拍得到的权值往往用于后一段数据的自适应处理,所以当存在干扰源角度抖动等情况时,容易出现数据失配问题,使得干扰方向移出阵列波束图的零陷位置,导致常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失效。因此研究自适应零陷控制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零陷控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零陷控制的基础知识。(2)针对现有的基于二阶锥规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不能有效地展宽零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的零陷展宽和旁瓣控制(CMT-SOCP)算法,利用干扰方位扩展法修正采样协方差矩阵展宽干扰源的零陷范围,通过主瓣区域外的多个二次不等式控制旁瓣水平,并将波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实现了零陷展宽和旁瓣水平的有效控制。(3)针对现有的基于多参数二次规划的零陷水平控制算法不能有效地控制旁瓣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参数二次规划的零陷展宽和旁瓣控制(CMT-mp-QP)算法,利用协方差矩阵锥化法和干扰角度抖动范围内的多个二次不等式约束分别实现了干扰零陷展宽和零陷水平的有效控制,通过主瓣区域外的多个二次不等式有效地控制了旁瓣水平,并把带有约束条件的波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多参数二次规划问题,所提算法不仅能够保证旁瓣和零陷水平严格低于给定的阈值,而且能够有效地展宽零陷范围、获得更好的阵列增益。(4)研究了Lyrtech硬件仿真平台的信源产生、采集、参数控制等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CMT-SOCP和CMT-mp-QP算法的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IMT-A的需求,LTE物理层技术以MIMO-OFDM为基础,采用多天线技术,把空间域作为了另一个新资源,可以达到更高的频谱效率;并且其延伸技术--多用户MIMO,又进一步提高了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光通信技术需要满足超高带宽的要求,全光网络应运而生。在全光网络中,信号在源结点之间的传输都以光信号的形式进行。原有的通信网络系统具有“电子瓶颈
脉冲超宽带是一种利用短脉冲传输信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具有分辨力强、探测能力强、抗干扰的技术优势,在目标识别领域中与神经网络的结合,使其在交通运输、医学、安全等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既是经济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研究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式生物,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研究该菌关键基因的功能,可以加速对稻瘟病菌生物学及其致
该文就视听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中的语音处理展开讨论,主要是ITU-TG.728建议的语音压缩编解码算法和语音选大算法.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视听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的
大脑皮层的功能构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研究证明,可塑性在发育早期特别明显,在成年动物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不仅能在发育阶段影响皮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