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分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ti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历时三年,经过早期的产能合作、国内优势产能转移,如今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旨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全球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贸易融通方面所做的巨大的努力得到了沿线国家热烈的反响和积极的支持。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1995-2014年的贸易多样化、贸易集中化和贸易互补指数,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对各国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本文用异质面板协整估计方法(FMOLS和PDOLS)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实证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分析了沿线国家当前的贸易的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区别。1995-2014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的贸易潜力在2011年前逐年下降,2011年之后有所回升,在地区分布上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的贸易潜力最大,其次是中亚和欧洲各国,最后为东南亚各国。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地区分布上与贸易潜力相同,规模效率最大的为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最低的为东南亚地区各国。第二部分通过研究不同国家贸易多样性和集中度,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对双边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影响,得到各国如何从贸易多样性、集中度和互补性出发来改善贸易。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低,贸易市场集中化程度高的国家,其贸易潜力越大,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来增加自身出口商品的种类和结构,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与合作来缩小本国实际贸易量与预期贸易量的差距;对于贸易多样化程度低,贸易集中化程度高的国家,其贸易效率较小,可以降低本国贸易对某类产品和少数贸易伙伴的依赖性,完善自身贸易环境的同时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从而增强出口的能力,提高出口的贸易效率;对于双边贸易,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程度越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越大,这说明即使对于不同的贸易伙伴国,本国仍旧需要不断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具持续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工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三级康复工疗)与对照组(一般工娱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日常的测绘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地形图坐标系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常用的一些坐标系转换方法;然后结合宜昌市某个涉及地形图坐标系转换的项目介绍了一种使用EPS进行地形
<正>老年人鼻出血是常有的事,鼻出血的原因是很多的,而且并发症也是非常多的,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死亡的现象,那么鼻出血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
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针对中国发起的新能源反补贴调查,使中国陷入"双重困境"之中。面对压力,寻求突破,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
2.0μm波段附近的近红外光位于光的大气传输窗口之内,对大气和烟雾的穿透能力强,保密性好,对人眼安全,在雷达系统、红外遥感、激光测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在作品创作领域人工智能正向人们展现其惊人的创作能力,微软小冰已经可以出版诗集,美国研发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生成富有美感的美术作品并在画廊展出,日本研发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小说通过文学评奖的初审,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可以生成与人类乐曲难以区分的音乐作品,阿里巴巴设计的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海报等等。对于是否能够给予这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版权保护,当前
计件工资制是以劳动者工作量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计酬模式。计件工资制把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高度激励的工资制度,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可以推动企业管理制度和劳动组织的改善,降低企业成本。但是,计件工资制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容易被用人单位利用,忽视加班问题,出现经常性加班、加班报酬无法实现等侵害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和
针对高分辨率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高而光谱分辨率相对不足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和特征组合的对象级分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有效抑制"椒盐现象",
当前,"社区"和"邻里"这两个词频频出现在西方的学术文献和政策文献里,说明人们对这两个概念重新发生了兴趣。本文反映了这一学术现象,探讨了邻里概念继续和当代世界发生共鸣
期刊
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Ⅰ),经季铵化得到了侧基含季铵基的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olymerⅡ与聚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