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型劳动力大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新市民。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的队伍持续发展壮大。2013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这其中的外出农民工人数就有1.66亿人。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壮大,增强了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为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农民工在贡献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基本权益却经常得不到保障,农民工“讨薪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们的生活,法律纠纷案件增多,农民工自身权益受损后相应的维权法律服务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农民工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发展、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已经被制定出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的国发[2006]5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各级政府部门将农民工工作作为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尊重和服务农民工,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机会,从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等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出发,全面推进农民工工作。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促使农民工队伍健康发展。本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从农民工输入地的角度,选取一个外来农民工的典型分布区域——苏州市吴江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以小见大地剖析我国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昆山、张家港、上海的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引用三地成功经验,对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建议。然而,要完善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我们农民工自身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大问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此类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完善我国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使得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