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妊娠早期外周循环及母-胎界面中Th17细胞及调节性T (Treg)细胞的数量影响,分析Th17细胞及Treg细胞间的动态平衡变化,并检测Th17细胞分化增殖及功能相关因子RORC、IL-17和IL-23及Treg细胞相关因子Foxp3、TGF-β和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米非司酮对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调控及其潜在机制,从免疫学角度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抗早孕的机制。同时亦为米非司酮在母胎免疫平衡调节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选取停经35~63天要求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育龄期妇女30例,随机分为2组,服药组(n=15)术前24小时一次性口服米非司酮150mg,对照组(n=15)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和子宫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两组血浆中IL-17、TGF-β、IL-23和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RORC、Foxp3、IL-17. TGF-β、IL-23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用米非司酮组的患者外周血、蜕膜组织中Treg细胞(CD4+CD25+Foxp3+)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外周血、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外周血、蜕膜中Th17和Treg细胞呈负相关。血浆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Treg细胞相关因子(TGF-β、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蜕膜中Th17相关因子(RORC、IL-17A、IL-2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reg细胞相关因子Foxp3、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TGF-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能显著减少外周及母胎界面Treg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同时增加Th17细胞的比例,使得Th17/Treg平衡向Th17方向发生偏移,破坏了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17/Treg平衡,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这可能是米非司酮抗早孕的免疫学机制之一;此外,米非司酮能显著减少外周及蜕膜中Treg细胞相关因子,同时促进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提示米非司酮对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影响可能通过调控外周血及蜕膜中的相关细胞因子网络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