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电微等离子体对单层石墨烯的能带调控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min0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拥有众多的优异性能,现已应用于生活的许多领域。然而,石墨烯的价带和导带相连,阻碍了其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所以打开石墨烯的带隙成为石墨烯研究方向中的重中之重。依据是否直接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可以将打开石墨烯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破坏石墨烯的结构打开带隙的方法,如掺杂、吸附原子和引入周期性缺陷等。另一类是不直接破坏石墨烯的结构打开带隙的方法,如施加电场、外加应力和衬底影响等。这些打开石墨烯带隙的方法,要么会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影响到石墨烯的原有性能,要么实验条件比较苛刻,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打开石墨烯带隙的方法。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特性,极易使空气分子产生电离。摩擦电微等离子体产生的O2-离子化学吸附在材料表面,将会改变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目前,采用摩擦电微等离子体技术已经实现了对一维材料ZnO和二维材料MoS2的电学传输和光检测特性的调控。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将摩擦电微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单层石墨烯的调控,实现该技术在二维材料领域的应用拓展。摩擦电微等离子体产生的O2-离子化学吸附在单层石墨烯表面,将使单层石墨烯的结构产生畸变,为打开石墨烯的带隙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由于O2-离子在单层石墨烯表面的状态并不稳定,通过升温和加高电压的方式可以使其得到部分脱附,从而实现对单层石墨烯能带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可逆调控。在本论文中,采用湿法转移的方法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叉指电极,通过拉曼光谱对转移后的石墨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结构比较完整的单层石墨烯器件。独立层模式的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进行研究,通过调节针尖与极板之间的距离d,得到不同种类的放电类型。当d≤0.38mm时,产生了放电电流较大的弧光放电。当d≥0.50mm时,产生了放电电流较小的电晕放电。纯氧气氛中摩擦电微等离子体对单层石墨烯进行调控。当针尖与单层石墨烯之间的距离为0.50mm时,单层石墨烯的电流随着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开关比最大可达107。摩擦电微等离子体有效调控单层石墨烯时,单层石墨烯接收到的放电流约为5.5μA,与较近距离负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吻合。通过拉曼(Raman)光谱对调控过程中单层石墨烯的表面结构进行研究。随着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次数的增加,单层石墨烯Raman特征峰中的缺陷峰(D峰)逐渐增大,单层石墨烯的结构紊乱程度加大。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后,单层石墨烯与金属电极之间的接触类型转变为肖特基接触。测试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后单层石墨烯的变温电流曲线,调控后的单层石墨烯打开了带隙,表现出半导体特性。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后的单层石墨烯进行升温或加高电压恢复处理,恢复后单层石墨烯的电流增大。通过Raman光谱对恢复前后单层石墨烯的结构进行研究。升温或加高电压恢复后单层石墨烯Raman特征峰中的缺陷峰(D峰)减小,单层石墨烯的结构变得有序。恢复前后单层石墨烯与金属电极之间的接触类型进行研究。升温或加高电压恢复后单层石墨烯与金属电极之间的接触类型转变回欧姆接触。优化调控装置,采用铜网将摩擦电微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子过滤掉,避免了调控过程中电子带来的影响。仅有O2-离子作用于单层石墨烯表面时仍能起到调控效果,单层石墨烯升温恢复后结构和性能仍不能得到完全恢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调控前后及升温恢复后单层石墨烯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元素价态进行研究。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后,单层石墨烯表面的氧元素含量由调控前的9.16%上升到调控后的24.54%,sp2杂化的C和sp3杂化的C含量由调控前的67.65%、22.19%变化为调控后的42.64%、32.95%。升温恢复后,单层石墨烯表面的氧元素含量由调控后的24.54%下降到升温恢复后的16.93%,sp2杂化的C和sp3杂化的C含量由调控后的42.64%、32.95%变化为升温恢复后的61.78%、24.94%。通过理论计算对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过程中的机理进行研究,摩擦电微等离子体产生的O2-离子改变了原来的吸附路径,进而实现了单层石墨烯表面的化学吸附。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摩擦电微等离子体调控后的单层石墨烯打开了0.23eV的带隙。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0年期间,日美之间爆发了纺织品战、钢铁战、彩电战、汽车战、半导体战和电信战,并最终挑起了结构战和汇率战。双方你来我往,各有输赢。日本在旷日持
文中基于FLUENT软件以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孔式空气静压径向轴承三维实体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在不同转速下气膜上的压力分布,得出了轴承的承载力随着转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简称DMFCs)自从上世纪问世以来,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燃料添加方便,电池设计简单等诸多优点,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然而DMFC
结冰现象对于飞行安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当飞机在结冰气象条件下飞行时,如不采取适当的防冰措施,飞机迎风部件表面就会发生结冰。近年来,由于结冰引发的飞行安全事故仍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的流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化学农药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高效精准施药技术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流失、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为对象,研究了无人机、弥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以及电动喷雾器等不同施药机械下供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控制真菌毒素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施药机械下的供试药剂的原始沉积量和田间残留消解
目的通过对比沙利度胺与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6例,分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双重引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大型体育赛事和以百姓参与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具有突出的公共性,属于准
采用微型等温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原料气中乙烯、氧气、二氧化碳和1,2-二氯乙烷的含量,以及反应温度等5个因素对环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我国加入WTO和医药卫生体制三项改革的深入,对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