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高度主体意识和能力的人成为新世纪的社会需求。传统中学教育禁锢学生思维的弊端日益暴露。国家在时代要求的推动下开始了课程改革的探索,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发挥学生在师生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改变过去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2008年湖南西部山区中学历史课开始进行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改革。笔者曾在辰溪县第二中学有过三年的历史教学经历,经过对当地学生、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对于当地高中历史课的改革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辰溪县当地教育部门围绕“四环三步”教学模式,推进高中历史课的改革。但是高中历史课学生主体性仍旧缺失严重,如应试教育观念流行;学生自主思考仍旧不足等。教育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辰溪县高中历史课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也是如此。经调查分析,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辰溪县位于山区,而山区历史学习资源不足,缺乏系统的历史学习理论和历史学习习惯;二、学校课程设置过于紧密,历史教师年龄老化严重、教学观念落后、缺乏教师团队建设,历史教学研究缺乏;三、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历史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等等。而辰溪县的历史教育只是湖南西部山区历史教学的一个代表。近些年,辰溪县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教育上,都位于湖南西部山区的中游。教育问题往往带有着整个山区教育问题的共性,比如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优秀年轻教师的招聘和培养不足;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生大量寄宿,以及留守现象的较多;历史学习资源都相对缺乏;地方史学教育研究能力较弱等等。故而辰溪县高中历史课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其实对于湖南西部山区的历史课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对此,笔者结合当地政府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名校办学的优秀经验,认为山区历史教育应从政府教育工作、学校教学环境和资源、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为合理的利用山区的资源进行历史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提供帮助。最后,希望当地教育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