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形状因子,作为动量转移平方q2的函数,反映电磁相关物理量如电荷、磁矩及四极矩的空间分布。测量电磁形状因子可提供强子内部结构的有关信息。对自旋为1的束缚态粒子,微扰色动力学预言在大的类空或类时动量转移下电、磁及四极形状因子的比值为GC(q2)∶GM(q2)∶GQ(q2)=(1-2/3η)∶2∶-1,其中η=-q2/4M2,M是粒子质量。 我们提出一种实验测定类时动量转移下D*介子的电、磁及四极形状因子的方法。我们计算了e+e-→γ*→ D*+D*-过程的微分截面,发现其中只包含形状因子的幅度。从角分布和总截面只能得到|GM|以及|GC|2和|GQ|2的一个线性组合。形状因子的相位包含在D*的自旋状态中,故在其衰变的角分布中展现。因此我们计算了e+ e-→γ*→ D*+ D*-,D*+→D07π+,D*-→(D)0π-过程的微分截面。在五维角分布函数中,形状因子的幅度和相位可化简为四个参数,参数的值可从观察四个独立的一维角分布得到。参数的最佳值用不分道的扩展的极大似然法拟合来找到。该方法经Monte Carlo模拟检验可行。 利用Belle探测器在KEKB不对称能量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积累的质心系能量在10.58 GeV附近的800 fb-1数据,我们测量了在动量转移平方q2为10.582=111.94(GeV/c)2时D*介子的电、磁及四极形状因子的幅度和相对相位角,为:|GC|=5021±514±427,|GM|=5908±118±385,|GQ|=424±153±114,δC-δM=(23.0±17.0±5.2)°,δQ-δM=(-117±18±15)°,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下同)。结果与微扰色动力学预言的不一致。我们也测量了在10.58 GeV质心系能量下e+e-→ D*-D*-过程的截面,为σ=(0.42±0.01±0.05) pb,以及波恩截面,为σ0=(0.60±0.02±0.08) pb,这与0.53 pb的理论预言大致符合。截面按螺旋度分解为σ(e+e-→D*+LD*-L)=27.8±7.9fb,σ(e+e-→D*+LD*T)=382±11fb,σ(e+e-→D*+TD*-T)=11.1±7.7fb。D*+LD*-T占比(90.7±4.0)%,与理论预言的65%不一致。我们还测量了Υ(4S)衰变到D*+D*-的分支比,为Br(Υ(4S)→D*+D*-)=(1.0±1.3±1.1)×10-6,或以90%置信水平的上限表示为Br(Υ(4S)→D*+D*-)<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