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地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的科学实践表明,虽然植被恢复在不同程度上能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得到一些良好的发展,但是在黄土高原上却出现了“年年种草不见草,年年造林不见林”等现象,出现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特征与土壤性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开展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演替与环境因子尤其是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对真正落实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及对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生态学常用的时空互代方法,通过对不同恢复方式和不同退耕年限下的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获得研究结果如下:  l、研究区退耕地自然恢复的植被演替,依次经历茵陈蒿群落-杂类草-狗尾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茭蒿群落。并且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符合S型曲线,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对数函数变化规律;物种的多度分布格局大致从几何级数分布发展为对数正态分布;群落的盖度有逐渐增大趋势。  2、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各个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演蓄的进行均呈上升趋势,而变异量却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群落之间,茭蒿群落含水量最大,长芒草群落最小,茵陈蒿、狗尾草和铁杆蒿群落居中;在地形方面上,阳坡含水量低于阴坡的,半阴坡(半阳坡)含水量居中,坡度大的含水量低于坡度小的,海拔高的含水量低于海拔低的。  3、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0-20cm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如有机质、全N、有效N(碱解N)、速效K含量等都呈增加趋势,但全P、速效P和速效K增加的不显著,而土壤 pH值却呈下降趋势;且土壤有机质与全N和有效N呈极显著相关,pH值与有机质、全N和有效N同样也极显著相关,其他养分元素的相关显著性不明显。  4、通过对退耕地物种格局(变异)和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有效 N、0-l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退耕年限和植被群落盖度对植被变化解释量达到极显著水平,有机质、总N和pH值对植被变化解释量达到显著水平,而全P、速效P、速效 K和地形因子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差别并不显著;0-l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退耕年限和群落植被盖度这三个因素是退耕地植被变化的显著影响因子,与植被变化密切,且对土壤性质响应明显。  总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均呈增加趋势,而pH值呈现下降趋势,即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的肥力有加强的趋势。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全N和有效N等是影响退耕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总的来说,土壤水分还是处于亏缺状态,土壤肥力也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土壤P元素。鉴于黄土高原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加上黄土母质缺磷的特点,建议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在土壤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施用P肥,以加速植被的恢复进程。
其他文献
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工况条件极为苛刻,活塞材料因此需要优异的综合性能。为了提高现有铝硅活塞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与实验结合的方法,通过改变不同第二相(初
C/C复合材料在中高温范围内的抗氧化涂层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其在1800℃以上超高温范围的抗氧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较为有效的贵金属Ir涂层由于热膨胀系数与C/C复合
近年来,大量的人类活动导致砷释放到环境中,使得土壤砷污染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采取合理的农艺削减措施(养分管理、品种等等)控制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尽量减少污染物在植物可食部分的积累,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案。水稻是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比旱地植物更容易遭受砷污染。论文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砷污染问题,利用磷、砷之间的关系,通过苗期土培试验和全生育期土培试验,选用不同的磷效率
我叫蒙晖,是黔南州国税局派驻独山县百泉镇摆罗村的第一书记.rn虽然驻村已经4年了,但2016年3月上任时,摆罗村送我的“见面礼”让我至今难忘:办公环境简陋;村党组织凝聚力、战
期刊
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进程已过半,时间越来越紧迫.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关键阶段,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与否,是决定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减
期刊
“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同意三都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3月3日,三都自治县脱贫出列的各类新闻链接在40万水乡儿女的朋友
期刊
炼化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工艺介质泄漏,造成循环水中存在大量石油类物质。随着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石油类物质在设备的金属表面附着,导致设备传热效率降低;吸附于
硫系玻璃具有结构稳定,红外透过范围较宽,在812μm红外透过率高,以及制备周期短、原料成本低等优点,在红外热成像和红外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杂质吸收峰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