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蝥素是芫菁科昆虫特有的一种单萜类防御攻击物质,并且具有高效靶向性,治疗肝癌,疗效显著,从而引起医药界的密切关注。由于人工合成条件苛刻,所以现在药用斑蝥素还是采取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纯化。《中国药典》中指明能分泌斑蝥素的药用芫菁科昆虫为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两种。药用需要量日益增加,而野生资源却日益减少,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鉴于此,有必要寻求多种能分泌斑蝥素的药用芫菁科昆虫。而在贵州本地有一种芫菁科昆虫,是短翅豆芫菁。短翅豆芫菁(Epicauta aptera Kaszab)隶属于鞘翅目(Colepotera)芫菁科(Meloidae)豆芫菁属(Epicauta Reteubacher)。成虫为植食性,幼虫以蝗虫卵为食。由于贵州省城市化发展步伐日趋加快,导致野生短翅豆芫菁日益减少。这就使得人工饲养短翅豆芫菁成为解决斑蝥素不足问题的关键。本文对人工饲养短翅豆芫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实验大棚人工饲养短翅豆芫菁的研究通过野外捕捉短翅豆芫菁所观察到成虫的生存环境,设计实验大棚里14个饲养池的环境,观察每个饲养池的短翅豆芫菁的采食行为,交配与繁殖行为,挖洞行为,记录每个饲养池成虫的死亡情况,并测量每个饲养池饲养的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结论:种植番茄搭配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的饲养池中的短翅豆芫菁成虫存活时间最长,对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有益的是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益的种植植物顺序是番茄>辣椒>马兰>地豆>豌豆>毛豆。2、室内不同食物单一喂养短翅豆芫菁的研究分别单独用马兰和番茄叶喂养短翅豆芫菁,每喂养两天冷冻致死15只成虫,喂养了12天后,测定冷冻致死成虫的质量和其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得到单独喂养马兰的成虫质量增长量的平均值大于单独喂养番茄叶的成虫,而单独喂养番茄叶的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的平均值大于单独喂养马兰的成虫。为了得到更多的斑蝥素,可以认为番茄叶相对马兰更适合于作为实验室饲养短翅豆芫菁的饲料。3、短翅豆芫菁卵的孵化的探究人工孵化短翅豆芫菁所产的卵,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人工孵化的最佳条件:温度为25℃,湿度为60%,土壤含水量为20%。分别用生蛋清,生蛋黄,熟蛋清,熟蛋黄和蝗虫卵喂养一龄幼虫,得到一龄幼虫只食用蝗虫卵。4、探索斑蝥素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分别对索氏提取法,冷浸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索氏提取法提取斑蝥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7h,溶剂总量为80 m L,丙酮体积分数为90%;冷浸提取法提取斑蝥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3d,溶剂总量为40 m L,丙酮体积分数为90%;超声提取法提取斑蝥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50min,溶剂总量为60 m L,丙酮体积分数为100%。对比索氏提取法,冷浸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的斑蝥素含量的大小,得到冷浸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但由于冷浸提取法提取时间比较长,所以为了达到大批量提取时省时的要求,选择超声提取法提取短翅豆芫菁体内斑蝥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