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研究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在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25只6-8周龄、体重20-22g的C57BL/6J小鼠,采用对小鼠行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术后将髓腔暴露于口腔环境的方法,建立小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分别于开髓后0周、1周、2周、3周、4周各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小鼠,其中0周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多聚甲醛心内固定,分离下颌骨,组织脱钙,包埋,制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根尖周炎症进展的病理学变化,确认小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用MITF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表达及分布。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根尖周组织周围破骨细胞的表达以及MITF的表达与破骨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E染色HE染色的结果显示,术后1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2周,下颌第一磨牙牙髓全部坏死,根尖周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术后3周,炎症浸润范围增大,淋巴细胞增多,牙槽骨出现破坏;术后4周,淋巴细胞持续增多,根尖周牙槽骨、牙骨质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术后0周即空白对照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未见破坏,无炎性细胞浸润。HE染色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小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1周,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区域有少量MITF阳性细胞;术后2到4周,MITF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在第4周达到峰值。术后0周即正常对照组根尖周组织中有少量MITF阳性细胞。术后1到4周阳性表达数量均高于0周正常对照组,该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3、酶组织化学染色术后1周,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区域有少量TRAP染色阳性细胞;术后2周,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有所增加;术后3周,TRAP染色阳性细胞大量聚集,达到峰值;术后4周,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根尖周组织中可见个别TRAP染色阳性细胞。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ITF阳性染色OD值和TRAP阳性细胞计数值具有中度相关性。(r=0.690,P<0.01)。结论:MITF在小鼠根尖周炎症中有表达,可能对小鼠根尖周炎症进展及骨破坏起促进作用。但其在根尖周骨破坏及炎症反应的具体的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