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放电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7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放电领域最早出现的放电描述是光学图像,但由于其定量检测的困难,目前的检测量主要集中在电信号、光强信号、光谱信号、电磁波、超声波、气体成分等方面。近来由于数字成像技术的高速发展,气体放电光学图像数字处理技术也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紫外图像上,色度学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热等离子体领域,在可见光波段和放电等离子体领域研究较少。由于可见光相机比紫外成像仪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因此可见光图像包含更加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本文针对电晕放电的可见光波段图像展开形态学研究,并在色度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通过研究可见光图像灰度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定量指标的形态学分布,观察到电晕放电图像上的“茎”状空间结构,以及电流脉冲分析对比说明在短间隙放电中存在电晕型先导放电现象,这也说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放电形态学研究是可行的。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在交流情况下,在尖头电极长刷状电晕阶段,即预击穿阶段,图像的平均灰度和标准差指标呈现平台状变化,意味着在空间上存在“茎”结构,而其他阶段没有;在球头电极各放电阶段这些指标均缓慢变化,无平台状变化;2)在直流情况下,正极性尖头电极长刷状电晕阶段,存在“茎”结构,负极性没有,其他阶段都没有;球头电极各放电阶段都没有,证实了交流电压下,“茎”结构来自于正极性;3)在交流情况下,发现在尖头电极长刷状电晕阶段,电流脉冲上升沿时间增加且分为两段的现象,其他阶段没有;球头电极各放电阶段没有此现象。计算表明这两段的速度是和先导速度以及先导头部的流注速度对应。我们认为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如果放电反复在同一位置发生,长刷状电晕就会演变成电晕型先导放电。通过研究可见光图像灰度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定量指标的色度学分布,观察到真彩图像分解成的红(R)、绿(G)、蓝(B)三种分量图的灰度系数分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可用于描述放电不同阶段。初步说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放电色度学研究是可行的。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在交流情况下,电晕放电在不同阶段,RGB分量图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对应的灰度系数曲线的变化趋势也产生了差异,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交流电晕放电的发展程度;2)在直流情况下,电晕放电图像的RGB分量中B分量和R分量在针尖处所占比例正好相反,这验证了交流电压下,电晕放电不同阶段RGB分量图的变化规律;3)特定光照条件下,曝光时间一定时,灰度特征值曲线依旧可以表征长刷状电晕放电的发展阶段,但外界特定光源会对电晕放电图像的RGB各分量所占比例产生影响;4)在交流电压增加的过程中,电晕放电的光谱基本没有新的特征谱线出现,其与可见光图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电网正向智能电网阶段发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传统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唯有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即数字化技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计量和保护的重要设备。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因自身工作原理的限制难以满足电力系统日益严格的要求。各类新型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ECT)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其中有源式ECT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对有源式ECT的可靠性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
配电网与用户直接相连,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生产和生活。发生故障后,配电网自动化及时隔离故障,快速恢复供电,可显著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论文主要研究了简约配电网自动化条件下停电损失最小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数学模型和基于故障恢复树的配电网快速故障恢复算法。故障恢复数学模型以停电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配电网的连通性和辐射状、馈线不过载、母线电压不越限等为约束条件,以简约配电网自动
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背景下,现代城市地铁建设的日益发展,轨道交通工程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对轨道交通工程车电源系统整体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广泛了解国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风电装机容量在电网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风电并网的电压等级逐步提高,风电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通过规划出适合风电并网的输电网网架来有效地改善风电并网时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是电网持续合理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在恒功率因数控制运行方式下的双馈异步机组成的风电场,利用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模型
随着当今电力网输送功率的不断加大,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输送距离的不断扩大,各种电力故障问题也将不断涌现,其中雷击引起的故障问题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如何做好当今电力网的防雷设计工作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防雷保护设计是一项长远、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围绕防雷设计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雷击放电的基本原理和雷击放电对输电线路可能造成的危害。简要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发展、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形成、瓷瓶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