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外语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同时语言课堂内教师使用的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成功输出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话语是否适当对学习者的输出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话语近年来已成为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教师话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关系。基于输入理论的实证研究,很多学者认为外语教师应改进教师话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研究也证明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语言输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言输出。显而易见,外语课堂输入、输出和课堂互动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课堂输入,课堂互动与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此研究采用输入等相关理论视角,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输入、互动、输出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方法,即对课堂观察录音进行转写分析。该研究发现:1)教师话语量大于学生话语量。2)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话语模式为IRF模式。3)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对课堂教学分析表明,当前大多数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减少教师语言的时间,已达到让学生多说的目的,但教师话语的“质”未得到根本改善,这需要引起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作者认为:1)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注重话语输入的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2)教师应注重教师话语质量,使可理解语言输入带动语言输出。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加强知识输入,增强信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