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改编自玛利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由理查德·罗杰斯作曲,汉默斯坦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改编自玛利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由理查德·罗杰斯作曲,汉默斯坦二世作词。1965年以电影的形式被搬上荧幕,无论是剧场版还是电影版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艾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作为冯·特拉普上校的女友出现在故事当中,成为故事中的女二号。艾尔莎·施瑞德在故事中人设为一位三十后半的俊朗女性,博文广识,机敏而富有魅力。笔者通过对不同版本以及不同演员塑造出的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发现,即使在同一人物设定下,不同版本的《音乐之声》作品中,艾尔莎·施瑞德仍然被塑造成了完全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英国ITV版《音乐之声》,2013美国NBC版《音乐之声》及1965经典电影版《音乐之声》中塑造出的不同的艾尔莎·施瑞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比,以及结合自身的表演经历,站在演员的角度来分析论证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本论文共分为三个章节来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对音乐剧《音乐之声》剧情,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在原著中的人物原型进行简要描述,及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在剧中的人物概述;第二章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音乐处理等方面分析对比英、美电视版及经典电影版中的艾尔莎·施瑞德的人物形象塑造;第三章首先分析在本剧中造成同一人物能够被塑造成不同性格的原因,接下来以自己在中文版《音乐之声》中排演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的经历,结合导演要求,来阐述如何综合分析,全面理解角色,从而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合理的并具有个人特点的艾尔莎·施瑞德的人物形象。本论文的写作方式是从分析不同版本中的同一角色的人物形象塑造入手,着重细节分析,逻辑贯穿,对比异同,最后结合自身理解及表演经历,来论证艾尔莎·施瑞德一角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从而推论出作为一名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需要完成完整的逻辑分析,使得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符合逻辑,合理完整,有血有肉。
其他文献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灾害现场处置效果提供了可能,文章分析了物联网与灾害现场处置的关系,并以灾害现场处置信息需求分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现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运用几个环节论述了物联网用于灾害现场处置的过程和方法,为基于物联网的灾害现场处置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离心泵振动超标,是严重影响机泵运行周期的因素之一。在我们解决机泵振动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平衡、不对中、松动、刚性不足,甚至轴弯曲等因素导致机泵机泵振动超标,往往忽
在电梯的日常运行和维修过程中,人为短接电梯层门和轿门安全回路这一举措是为了方便维修经常采取的措施,但是,通常由于维修人员的粗心或其他种种人为因素导致拆除短接线不及
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2008-2017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省际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差异,探讨
【摘 要】分析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阐述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出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29-03 辅导员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
Arthur Miller wa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 in America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nd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Death of a Salesman was recognized as t
<正>一、大学生村官政策(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经过十几年来"重量不重质"的大学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毕业面临严峻局面,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
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政策适切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对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政策的变迁及优化进行探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从历史进程的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气工业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电气产品检验检测需求逐年提高,电气检验检测实验室规模逐渐扩大,技术能力显著增强,实验室搬迁扩建需求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