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类物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的神经疾病,常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障碍直至死亡,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的老鼠大脑内的CB1受体密度升高,CB1受体激动剂不但没有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速脑细胞的凋亡[2],CB2受体在免疫细胞和调节炎性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3]。本实验通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和CB2受体激动剂JWH-015两者联合用药的角度来研究阻断CB1受体并激动CB2受体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脑缺血所致神经元损伤的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从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学及神经生物化学三个方面,研究了大麻类物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利莫那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JWH-01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联合用药组。再灌注24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FS),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erk和Caspase-3免疫阳性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检测缺血区脑组织BDNF和Caspase-3mRNA的表达量,并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主要结果与结论:(1)利莫那班和JWH-015及其联合用药可不同程度缓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行为学障碍、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损伤,表明利莫那班和JWH-015及其联合用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利莫那班和JWH-015及其联合用药均可明显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下调Caspase-3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上调P-erk蛋白质的表达,上调BDNF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综上所述,利莫那班和JWH-015及其联合用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大麻受体CB1,激动大麻受体CB2,抑制细胞凋亡有关,激活MAPK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 multispepala Y. Z. kuan.),系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在我国华南、中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具有祛风除湿、行血止痛、治风湿骨痛、抗菌消炎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茅膏菜中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生育以及降血压等多方面的作用。我们通过活性筛选,发现茅膏菜乙醇提取物具有NF-κB及稻瘟霉P-2b菌株抑制活性,为此对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果糖组和牛磺酸组。果糖组和牛磺酸组以高果糖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