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图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设连接主城区和周边区域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这类市域交通线具有线路里程长,断面客流不均衡等特点,采用大站停的快车和站站停的慢车相结合的快慢车运营模式,可以提高市域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效率。本论文在总结并且改进现有平行成对列车运行图自动生成算法的基础上,以手工铺画快慢车运行图的方法为思路,提出一种适用于快慢车行车组织模式下的非平行运行图电算化的算法。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对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不同交路形式在初始布点、折返连接和出入段线处理等方面对列车运行图编制带来的影响。(2)介绍了快慢车运行线越行的判定和变换方法。研究快慢车在发生区间追踪间隔冲突时,慢车避让点的选择以及慢车避让时间确定的问题。(3)采用分时段处理的方法绘制全日列车运行图。根据全日行车计划,相对独立地处理各个时间块,最后将各时间块整体铺画成全日运行图。(4)快慢车时间块的模块化处理。将特定开行比例的快慢车单独处理,生成内部满足折返要求、行车间隔和越行条件的快慢车模块。(5)提出快慢车特定开行比例下运行图生成算法。对于运行图生成中遇到的慢车被多次越行问题、本周期慢车被越行后对前一周期的慢车初始布点的影响以及小交路存在条件下快慢车运行线初始布点的排列组合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远期列车运行图为例,软件依据实际工程数据,按照本论文提出的各项原则和算法流程,生成了符合要求的快慢车运行图及时刻表,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大量多媒体数据的出现以及对信息检索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文本检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ontent-Based Video Retrieval,CBVR)能帮助用户在海
谐振腔内光电磁场在垂直于其传播方向(横向)具有的稳定的场分布,称为横模。目前激光束质量的评价参数有聚焦光斑尺寸、远场发散角、斯特列尔比、桶中功率、桶中功率比、衍射
CTCS-3级列控系统中车地间无线报文的安全传输对列车的行车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以EuroRadio(?)办议为蓝本,按照EN50159-2标准模拟研究设计了CTCS-3级列控系统中RBC
面对高性能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应用的快速发展,新兴的RDMA技术解决了传统网络架构的性能瓶颈,但RDMA传输过程中需要不断交互实现内存状态同步,本文提出一种滑动窗口传输控制方法,有效减少收发双方交互次数,降低RDMA单边操作的成本。
城市CNG公交车辆是现代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石油危机的不断加剧,城市公交车辆越来越多地应用CNG汽车,但在实际的道路运行中,CNG公交车辆的燃气消耗量往往超过标准额定
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内地已有31座城市投入运营了城市轨道交通,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面交通量(主要是私家车交通量),对缓解市内拥堵问题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部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