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设连接主城区和周边区域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这类市域交通线具有线路里程长,断面客流不均衡等特点,采用大站停的快车和站站停的慢车相结合的快慢车运营模式,可以提高市域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效率。本论文在总结并且改进现有平行成对列车运行图自动生成算法的基础上,以手工铺画快慢车运行图的方法为思路,提出一种适用于快慢车行车组织模式下的非平行运行图电算化的算法。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对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不同交路形式在初始布点、折返连接和出入段线处理等方面对列车运行图编制带来的影响。(2)介绍了快慢车运行线越行的判定和变换方法。研究快慢车在发生区间追踪间隔冲突时,慢车避让点的选择以及慢车避让时间确定的问题。(3)采用分时段处理的方法绘制全日列车运行图。根据全日行车计划,相对独立地处理各个时间块,最后将各时间块整体铺画成全日运行图。(4)快慢车时间块的模块化处理。将特定开行比例的快慢车单独处理,生成内部满足折返要求、行车间隔和越行条件的快慢车模块。(5)提出快慢车特定开行比例下运行图生成算法。对于运行图生成中遇到的慢车被多次越行问题、本周期慢车被越行后对前一周期的慢车初始布点的影响以及小交路存在条件下快慢车运行线初始布点的排列组合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远期列车运行图为例,软件依据实际工程数据,按照本论文提出的各项原则和算法流程,生成了符合要求的快慢车运行图及时刻表,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