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内容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学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农村社会学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100多年的实践,农村社会学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截至今日农村社会学学科并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关于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的探讨的范围和深度都较为有限,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农村社会学教材都有着各自对农村社会学的不同理解,在教材结构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等众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本研究旨在促进农村社会学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效的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论文以探讨农村社会学的内容体系为目标,首先进行了农村社会学发展历史的梳理,以知识呈现的完整性、编排的科学性、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应用性为标准分析整理已有农村社会学教材,再结合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探讨研究农村社会学的内容体系。 从学科历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引导性和应用性的要求,本文认为:农村社会学应该从农村社会整体出发,以农村社会的结构与农村社会过程为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的内容体系包括农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农民、农业、农村社区、农村发展、城乡关系、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七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引进“空间梯度”这一关键变量,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详尽地考察了非农化、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梯度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不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基于对具有跨性别气质男性的个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从具有跨性别气质男性的主体建构视角出发,探讨这一类性别个体在性别气质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体验性,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关
本研究源自发展学领域对于农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农村非正式社会安全网是农户自我保护的主要方式,在农户生计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借鉴世界银行社会安全网的框架,将农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