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乙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有机溶剂、涂料和粘合剂等行业。仲丁醇脱氢是目前制备甲乙酮的主要工艺,该工艺中工业化常采用的是Cu/Al2O3、Cu/ZnO等催化剂,而对介孔Cu/SiO2体系催化剂少有研究。本课题组利用水解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以页层硅酸盐为前体Cu/SiO2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高铜负载量,高分散的铜物种和较强的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采用了FTIR、XRD、BET、TPR等表征手段做了表征分析。本文主要考察了焙烧温度、pH值和助剂Zn的加入对制备介孔Cu/SiO2体系催化剂以及对其仲丁醇催化性能的影响。本课题组利用水解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以页层硅酸盐为前体Cu/SiO2催化剂。主要先介绍水解沉淀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pH值是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我们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介孔Cu/SiO2催化剂的过程中,发现pH值的改变会影响催化剂的前体成分和孔道结构,于是我们就设计合成实验,在不同pH值观察催化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以及利用仲丁醇脱氢制备甲乙酮作为探针反应,从而可以得出pH值对水解沉淀法制备介孔Cu/SiO2催化剂的前期合成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焙烧温度是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其仲丁醇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尝试引入Zn作为助剂来改善介孔Cu/SiO2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Zn加入后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以及仲丁醇脱氢反应评价效果的分析讨论,观察Zn作为助剂对介孔Cu/SiO2催化剂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此外,还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铜锌硅催化剂体系物理化学结构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