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的关系。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由Crocker于1889年首次报告。本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程度较低的表皮内腺癌。好发于老年人,常见于肛门生殖区和其他大汗腺分布区。部分可继发于临近器官的肿瘤在上皮内的播散。特征是皮损呈湿疹样变和病理出现Paget细胞,其组织学来源历来有争议。其发病的分子学机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的紊乱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并与cyclinD1表达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β-catenin在乳房外Paget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cyclinD1表达的相互关系,为EMPD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乳房外Paget病、30例肛门生殖区的慢性湿疹皮肤中的β-catenin蛋白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32例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有24例呈不同程度的β-catenin阳性着色,异位表达率为75%(24/32),明显高于β-catenin蛋白在慢性湿疹组织中的异位表达率27%(8/3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乳房外Paget病患者真皮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32例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有29例呈不同程度的cyclinD1阳性着色,阳性率为91%(29/32),明显高于在慢性湿疹组织中的表达40%(12/3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与乳房外Paget病患者真皮浸润、淋巴结转移亦有显著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在β-catenina正常和异常表达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3/30)和84%(27/3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连接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胞浆蛋白,即是Wnt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调整控点,又是上皮钙黏附素复合体的重要组分,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由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活化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以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作为抗肿瘤治疗起点的肿瘤治疗药物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然已发现几种作用于该通路的阻断剂,但对这些拮抗剂的研究刚开始,它们在抗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何种潜在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CyclinD1基因已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且已被证实为与肿瘤有最直接关系的调节细胞周期基因。同时,CyclinD1是β-catenin在细胞核内激活靶基因,当β-catenin在胞浆堆积时,激活CyclinD1基因转录,从而引起CyclinD1过度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进而导致细胞周期失控。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异位表达激活了CyclinD1的过度表达,引起了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乳房外Paget病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