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体育运动,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足球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北京市拥有良好的开展足球的大环境,大学生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参与足球运动,这也使得足球成为北京市高校开展较为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校园足球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达到5000多所,举办各种比赛10万多次,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断扩大。但总体上看,校园足球发展还比较缓慢,发展不平衡,存在普及面不广、竞赛体系不健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北京市高校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北京市部分高校的足球竞赛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努力找出影响北京市部分高校足球竞赛活动开展的因素,试图提出切实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高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高校足球运动中的竞赛活动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较高,大学生对参与足球竞赛有很高的积极性。足球竞赛活动在北京市普通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2部分高校领导对高校足球竞赛的开展没有足够的重视,对高校足球竞赛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不足。3北京市普通高校足球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但是,足球教师参与足球相关的专业培训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对足球竞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4高校足球场地设施不充足,足球场地设施的管理不够规范,学生没有足够的场地参与足球竞赛。由于场地限制,大学生足球竞赛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5高校足球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宣传广度和深度,北京市高校大学生的足球人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6部分高校足球竞赛活动的经费不足。校园足球活动经费是支撑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的重要资金来源,校园足球联赛的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