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尽管进入大学通常被认为是一件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因为大学新生即将面对的各种环境、关系的变化,必然给个体带来压力与挑战。新生进入大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新环境、新关系的适应,但因为个体差异,随之因适应不良出现的情绪困扰与心理问题也会普遍产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当前的身心发展,对于整个大学阶段甚至是日后的职业发展、人生轨迹都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医学生由于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在校期间有较重的学业负担,因此,医学生更容易产生压力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焦虑和适应都属于心理健康范畴。近年来,普遍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学业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家庭问题等,但焦虑本身的原因常常是因为不适应。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研究学生焦虑水平或者影响因素的比较多,研究学生适应性问题的也比较多,但将两个问题综合起来研究的还比较少。大量研究信息表明,焦虑和适应虽然有区别,但它们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因子,单单研究一个因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评估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的应对途径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的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医学新生焦虑与适应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良好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成人、成才打下必要的基础。资料与方法调查工具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2013级入学3个月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相关性分析,其中,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结果整体上,医学新生适应能力较强,结果集中在适应性较强和适应性一般两个区间,没有适应性较差和很差的学生,同时也没有适应性很强的学生。且医学新生的适应性在专业、生源地、是非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仅在性别单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新生的焦虑情况较为严重,被调查者中中度及以上焦虑人216人(14.7%)、轻度焦虑855人(58.3%),医学新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焦虑严重程度在专业、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将适应性与SAS总分做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系r=-0.090,P=0.254,尚不能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与建议医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较好,焦虑水平较为严重,应重视和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和农村非独生子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