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全球性危机的加剧,迫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转变,再加上各种“绿色”思想的影响,城市的宜居性、生态性在城市建设中变的备受关注。生态学与城市建设完美结合得出的“生态城市”概念也逐步得到认可,并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高级模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加快实现“绿色中国梦”的目标;郑州市“十三五”规划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和“蓝天碧水工程”,着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要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统筹推进绿城生态体系重建、加快普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提升城市生态景观效果等方面来实现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郑州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了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生态退化、交通拥堵等严峻问题,严重威胁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成为人们迫切追求的目标,统一规范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法也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先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郑州市近十年的生态发展状况做出总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近十年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生态赤字有逐年缩小的良好态势;郑州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标值有下降趋势,说明经济的生态效率在稳步提高;郑州市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等级也从极不安全转变为很不安全,虽然生态状况总体不容乐观,但是改善的趋势还是值得肯定的。文章随后建立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郑州市社会生态指标体系、经济生态指标体系和环境生态指标体系进行因子评价;发现郑州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相关政策法规缺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最后结合总体评价和因子评价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从高效的经济生态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建设、健康的环境生态建设、合理的生态空间布局四个层面提出了加快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应建议。文章引入国家公顷概念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这样能够更加真实有效的反应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状况;再构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郑州市进行评价,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深入浅出的对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对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