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钙钛结构材料Ba2FeReO6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性原理研究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使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更深入的理解固体和表面特性的物理本质,并能够预测体系许多性质及其变化的趋势。随着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第一性原理计算已经在适用性和准确度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复杂固体和表面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尤其是对包含第一行元素或者d或f电子的系统,尚处于开始阶段或者尚未获得理想的结果。关于上述系统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本文将要展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获得的重要结果:   用第一性原理的全势能LAPW(FLAPW)密度泛函理论(DFT)能带计算方法研究了双钙钛矿结构化合物Ba2FeReO6两种结构下(fcc结构和14/mmm结构)电子能带结构,并且在计算中考虑了位库仑势U以及自旋-轨道藕合(SOC)的修正。我们分析了Ba2FeReO6能带结构计算结果的异同点,计算结果表明Ba2FeReO6在费米面附近的能带结构是一个d-d电子杂化作用形成的能带,在U作用下Fe的自旋向上3d轨道的占据的能带降低了,并且能带变得更窄,占据作用也更强了,而Re5d轨道,由于它的d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很弱,所以能带几乎没有变化。同时Fe、Re原子的磁矩有明显的增加,Fe、Re原子增加的磁矩分别为0.45μB、0.22μB左右。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时,两种结构的Ba2FeReO6的半金属性质均消失,变为金属性,同时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结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Fe和Re原子的磁矩的影响也不同,对于fcc结构,Fe和Re的磁矩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对于14/mmm结构,Fe和Re的磁矩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们认为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因为是结构的不同和d电子的屏蔽库仑作用的加入引起的。
其他文献
荧光光谱分析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先进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以及生物DNA等科研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除了具备液体荧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用样量少、测量参数
具备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和短的响应时间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因其在全光通信、光电器件等领域具备光明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应用方面具
本文根据连续波在双折射光纤中所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LSE),当输入泵浦波偏振方向同双折射轴成45°时,通过引入拉曼增益的洛伦兹模型,研究了双折射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中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可大面积柔性制备等特点。高效率和高稳定性是衡量有机光伏电池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是当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做的工作如下:1.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3HT:PCB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形式级数域上连分数展式与丢番图逼近中的若干问题,我们估计了形式级数域上连分数展式满足某种限制条件的例外集的Hausdorff 维数,并证明了形式级数域上Diopha
人们一直努力将光技术应用于更加广阔的领域。这就需要能够更好的控制光的传播。关于光在离散介质中传播特性的研究为之提供了新的途径。相较于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