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气体类危险货物泄漏扩散模拟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化工类危险产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于危险品的运输目前大多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铁路提速及路网密度的增加,使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业务更加繁忙。气体类危险货物常通过液化或压缩储存于液化气体罐车,以便于运输,使得对其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气体类危险货物发生泄漏扩散事故,将对铁路沿线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准确划分泄漏介质下风向的危害区域范围及浓度分布特点,将对于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降低泄漏扩散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论述了研究气体类危险货物泄漏扩散危害区域及浓度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和国内外对气体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现状。运用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中的广义危险源定义,对气体类危险货物进行危险性辨识;归纳总结气体泄漏的特点及扩散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根据泄漏位置,提出以工程模型计算泄漏速率。由于铁路列车中连挂多辆危险货物,每辆车都是潜在的泄漏源。由于每辆车的泄漏地理位置及距离地面高度存在差异性,基于高斯模型,提出了铁路多辆车泄漏扩散浓度的计算方法,研究多泄漏源在下风向扩散浓度的分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泄漏事故的发生后,列车继续运行,将高斯线源模型应用到列车运行过程中泄漏扩散浓度分布的模拟,研究列车运行距离对浓度扩散的影响。以铁路运输液氨为背景,只考虑毒性对人员的伤亡,根据其毒性指标将危害区域划分为致死区域、重伤区域、轻伤区域。根据泄漏源的特点,模拟了列车在静止时:瞬时点源泄漏、连续(气相)点源泄漏、连续(液相)点源泄漏、多源(液相)泄漏及列车运行时移动点源连续(液相)泄漏。分别选取对应的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液氨泄漏浓度分布的三维图及危害区域范围,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论文对气体类危险货物泄漏后扩散的浓度及危害区域作了详细比对研究,最后基于液氨泄漏事故,提出了气体类危险货物泄漏事故处置程序,能为准确预测泄漏事故浓度分布及制定救援措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满足了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互通立交不仅是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而且承担着交通流进出高速公路的重任。良好的互通立交设计,会安全、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批准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A型和B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保税仓库、出
长江航运作为沟通长江腹地和海内外的纽带,在流域综合运输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水运主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建设长江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逐渐完善,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
铁路网络作为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路网密度的不断增加、客运专线的大力建设,一些地区实现了客货分离,货物运输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货运网络的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全球化市场、缺乏监督保障机制以及内部沟通交流不足等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在制
降低红外探测光学系统的温度,可减少系统内部热辐射,降低探测器背景噪声,有效提高系统探测能力和灵敏度。随着现代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求红外探测系统的工作温度更低,同时也对探
路基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铁路运行速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路基的刚度和强度,减小工后沉降,增加整体稳定性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采用科学
由于衍射原理的限制,传统的光学透镜的分辨率不能突破二分之一入射光波波长,传统的干涉光刻也同样受衍射极限的限制,线宽的分辨率为λ/4。表面等离子体模式的局域特性正好可
学位
目前,世界各国在柔性路面设计中一般采用静荷载方法。静载反映的仅是车辆驻停于路面时的一种状态,而实际路面承受的是车辆移动荷载的反复作用。路表平整状况、行车速度及车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