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安徽县志纂修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书是记载着本地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各种史料的综合类文献。清代是地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安徽县志的纂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代安徽县志不仅在纂修数量上多,且参与纂修的人员规模大,纂修的体例、形式多样。本文旨在对清代安徽县志的纂修进行考察,分析清代安徽县志在纂修上的特征、地位及影响。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构成。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选题的意义并回顾相关研究现状,同时对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解释。  第一章,分析清代安徽县志纂修的概况。梳理自东汉以来安徽县志的纂修源流。清代安徽县志纂修在时间分布上集中在康雍乾与同光两个时期,在地域分布上集在皖南及江淮沿江地区要明显多于皖北地区。  第二章,全面分析清代安徽县志的纂修人员、组织以及纂修的过程。清代安徽县志多由知县倡修,邀学者、文人、学生广泛参与,通过采访等过程最终成书。清代安徽县志有首创、续修、多人接续完成等多种纂修形式。  第三章,分析了清代安徽县志的结构。清代安徽县志广泛采用了纲目体与平目体两种形式,且序跋、表、凡例等设置较为完整。  第四章,阐述了清代安徽县志的特色与影响。清代安徽县志体现了封建皇朝史学的诸多特征,其制度化、程序化的纂修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结语部分,简要回顾了整个清代安徽县志的概况。从中,可见清代安徽县志的地位,也反映出对今日“二轮修志”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前,关于俺答汗时期长城沿边阴山地段的互市贸易研究已有许多,本文结合明代的基本文献以及直接参与处理互市贸易的明臣和蒙古首领的相关著述,试着从原因、特点、影响三个方面对
基督教虽然是一种外来文化,但在现代韩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传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初期的被迫害后,韩国基督教积极与本土文化、民族主义相联系,并最终发展为主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