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太湖周边区域湿沉降现状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了解太湖流域外源污染现状、阐明湖泊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和制定对太湖治理与修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在太湖周边区域设置6个监测点位,探究了太湖区域湿沉降及湿沉降率时空格局;同时利用原位围隔实验,分析湿沉降对湖泊水质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太湖周边区域湿沉降中TN浓度年平均值为3.71mg·L-1,NH4+-N的年平均值为1.01mg·L-1,N03--N的年平均值为1.62mg·L-1;(2)在时间格局上,太湖流域大气湿沉降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3)TN、NH4+-N、NO3--N沉降主要集中在除东部湖区之外的区域,TP以及DIP则主要集中在南部湖区、东部湖区以及湖心区;(4)就沉降率而言,TN、NH4+-N夏季的最大,秋季次之,冬季的最低;而NO3--N表现为夏季沉降率最大,冬季其次,秋季最低。同时各种形态N的沉降率均集中在太湖的北部、南部以及西部,而在东部和湖心地区较小,尤其在夏季表现得更为明显;(5)夏冬季两次湿沉降中N沉降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夏季湿沉降中NH4+-N的含量要高于NO3--N的含量,冬季湿沉降中NO3--N的含量要高于NH4+-N的含量,P沉降以及Si沉降都较少;(6)湿沉降对水体水质影响显著,其中夏季接受湿沉降的围隔在降雨前后NH4+-N差异性显著,对未接受湿沉降围隔在降雨前后DSi差异性显著,冬季接受湿沉降的围隔在降雨前后NO3--N浓度差异性显著;(7)夏季湿沉降中,接受湿沉降围隔初级生产力在降雨前后差异性显著,同时其初级生产力的日变化也差异显著。而冬季湿沉降中,接受湿沉降的围隔初级生产力在降雨前后差异性不显著,并且其日变化差异性也不显著。本研究对太湖流域湿沉降是空格局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