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Merkle-Damg(a)rd结构的认证加密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证加密技术是由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结合发展而来的,可以同时实现对消息的保密和认证。近年来,国际性竞赛CAESAR的发起,旨在征集高性能的认证加密算法,使基于对称密钥算法来设计认证加密方案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目前对认证加密方案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基于分组密码、基于随机置换、基于压缩函数进行设计。现有的认证加密方案大部分是基于分组密码设计的,但广泛使用的CCM方案以及GCM方案并不理想。CCM不支持并行在线运算,只是简单地对CTR加密模式和CBC-MAC认证模式进行结合,效率低下;虽然GCM可以并行运算,可靠性和有效性都有所提高,但是GCM在认证阶段必须引入表示消息长度的比特,这对短消息数据的处理效率尤其低下。CAESAR竞赛发起以来,出现了大量基于随机置换和压缩函数设计的候选认证加密方案,本文结合CAESAR竞赛优秀候选方案的优点,基于由压缩函数迭代而成的MD结构研究设计认证加密方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阐述认证加密方案的基础理论。从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着手,描述分组密码和基本模式,分析Kerckhoffs假设下的选择明文攻击和选择密文攻击以及对分组密码的有效攻击;阐述流密码算法以及伪随机特性;介绍Hash函数的构造方法,重点分析Hash函数的安全属性。对消息认证码的认证原理进行阐述,重点分析基于带密钥的Hash函数和分组密码构造消息认证码。  (2)对基于压缩函数迭代而成的MD结构的构造和相关特性进行介绍,研究了MD结构所面临的一系列攻击,重点论述对MD迭代结构的改进和提升。针对MD结构易受长度扩展攻击,提出的随机置换MD结构,在迭代时引入随机置换,巧妙地避免了攻击者对消息的扩展,并且在底层压缩函数为能抵御相关密钥攻击的伪随机函数(PRF)时,随机置换MD结构中使用一个单密钥和不同的置换将会产生相同数目的互相独立的PRFs。本文对随机置换MD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消息认证码的构造,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数据块。  (3)设计基于随机置换MD结构的认证加密方案FCM,该方案具有可并行在线运算、可预计算、对短消息数据比较高效、解密和鉴别非常简单等特点,并论证FCM是可证明安全的。FCM底层压缩函数采用能抵御相关密钥攻击的PRF,参考GCM方案中加密算法CTR模式,设计基于压缩函数的可并行在线运算的加密方案,提高了处理速度;认证部分设计了两个并联的基于随机置换MD结构的认证算法,分别用于处理相关数据和密文,将得到的两个认证标签通过异或运算得到最终的消息认证标签。最后,根据可证明安全理论对设计的新方案FCM,证明选择明文攻击安全的保密性结论以及选择密文攻击安全的认证性结论;并论证FCM可以抵御长度扩展攻击。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分布式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四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技术。时间同步技术是无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具有结构简单、网络拓扑变化频繁、实时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将其应用在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WSN节点通常采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通信网络的速度和质量,这就使无线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各种新技术,有效地提高网络质量与速率,并不断优化网络是移动通信建
  支持向量机(SVM)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贝叶斯理论在机器学习领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SVM与贝叶斯理论的结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二者的结合可导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输的数据量也变的越来越大。下一代无线通信将提供给用户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通信服务质量,系统容量需要极大地提高,因此,有限的无线频谱资
压缩感知是一个信号采样和压缩的新机制,它给出了信号压缩领域的一个新途径。它可以将稀疏的或可压缩性的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的测量向量,并根据此测量向量高精确地重建原信
  电源系统正在向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输出、小型化以及灵活性方向发展,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工业控制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对电源的多功能化、高可靠性以及消磁技术指标的要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缓解车多路少的矛盾,而且可以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环境较好的场景,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分为信标节点和未知节点,一般情况下信标节点数量比较少,能够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进行自定位。节点定位信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人脸检测与跟踪技术已经成为图像处理与计算视觉的一个热门话题。基于视频序列的人脸检测与跟踪技术也随之发展应用于生产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