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重要的稻作害虫,具有迁飞性,同时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可传播病毒,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抗性水稻品种的推广可有效防控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与为害。本文对不同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进行室内苗期抗性鉴定及田间成株期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对两种飞虱表现出较高抗性的水稻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抗性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探讨抗性材料的抗生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改进苗期集团法对142份水稻材料进行抗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鉴出抗性材料20份,鉴出率为14.1%。其中S1022、102-2-1-3-3-1-0、安珍253-3三份材料在苗期呈高抗(HR);爱武等7份材料呈抗(R),鉴出率4.93%;赫一跳等10份材料呈中抗(MR),鉴出率7.04%;剩余水稻材料中T480-17等17份材料呈中感(MS),龙飞313等105份材料呈感虫(S)。对水稻材料S1022、79-1163进行了白背飞虱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水稻S1022和79-1163苗期均呈中抗(MR)。(2)2018年采用平均虫量相对指数法和水稻受害程度标准对供试194份水稻材料进行田间白背飞虱成株期抗性鉴定。基于平均虫量相对指数法共筛选出抗性材料83份;基于水稻受害程度评价标准共筛选出抗性材料184份。共计81份材料采用两种评价方法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抗性。根据田间稻纵卷叶螟受害情况的调查,共筛选出57份卷叶率小于5%的水稻材料,综合白背飞虱抗性鉴定和稻纵卷叶螟受害程度,共筛选出19份对两种水稻害虫表现一定抗性的水稻材料。(3)利用两性生命表技术对水稻材料S1022、79-1163白背飞虱抗生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食水稻材料S1022和79-1163的白背飞虱总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感虫对照TN1。供试水稻材料S1022生殖力(卵/雌)为19.92,显著低于对照。取食水稻材料79-1163白背飞虱二龄、四龄、五龄若虫的龄期显著低于感虫对照TN1,成虫前期与总寿命显著低于对照感虫对照TN1,生殖力(卵/雌)为7.71,显著低于感虫对照TN1饲喂的白背飞虱。取食供试水稻材料S1022、79-1163的白背飞虱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显著低于感虫对照TN1,世代平均周期与取食感虫对照TN1的白背飞虱差异不显著。未发现供试水稻材料S1022与79-1163对白背飞虱翅型分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