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水土保持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效益的系统评价问题。我国北方风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解决好北方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评价问题对于我国水土保持政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为指导,以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对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归纳“国标”和以往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体系及其层次结构的调整和补充,构建了适合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是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为目标层,以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准则层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2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典型区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分析结果和当地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说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可行,可以应用于北方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凉州区2004-2008五年间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相比1991-1995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很多不足。从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分析可见,评价区域的水土保持基础效益不高,表明区域水土流失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仍需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资力度;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来看,由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在当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