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中药口服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体征、化验指标的变化,随访妊娠情况,评价妇科三号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2.通过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体征、化验指标的变化,随访妊娠情况,评价妇科三号方加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3.通过对比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加灌肠组的临床疗效与妊娠率,证实中药口服加外用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独中药口服,为妇科三号方与灌肠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4.证实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方法临床研究:将5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中药口服组30例、中药口服加灌肠组28例,同期观察空白对照组30例。中药口服组予口服妇科三号方,中药口服加灌肠组予口服妇科三号方加灌肠方灌肠,1个月为1疗程,连用3个月,空白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情况、化验指标、不良反应,各组随访半年妊娠率,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分析病情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空白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是25.926%、42.308%、3.571%,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与空白对照组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空白对照组的显愈率分别55.56%、76.92%、3.57%,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空白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81.48%、88.46%、7.14%,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治疗前后体征比较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中原发不孕患者与继发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分别是33.333%、47.91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治疗前后化验指标(血白细胞、血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比较变化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妇科三号方与灌肠方临床应用安全。结论1.妇科三号方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显愈率与总有效率,妇科三号方与灌肠方联用,将更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提高临床显愈率与总有效率,中药口服加灌肠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随访半年妊娠情况,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加灌肠组均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中药口服加灌肠组的妊娠率高于中药口服组,统计学比较无意义,考虑与病例数目少有关。在提高妊娠率方面,中药口服加灌肠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治疗组中继发性不孕患者中的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患者,可能与继发不孕患者病因简单、病程短、病情较轻有关。但统计学比较无意义,考虑与病例数目少有关。4.妇科三号方与灌肠方均以活血化瘀为法而制定,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活血化瘀法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